经典《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的作家黑柳彻子写的一本书,这本有趣的小说讲述了黑柳彻子的童年生活。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经典《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经典《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
寒假来临了,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窗边的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由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写的,它记录了黑柳彻子自己的童年生活。这本书讲的是作者上小学一年级时,因为上课淘气被原学校退学,之后又来到了
她的新学校“巴学园”。在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的爱护与指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为她的未来奠定了基础的纯真故事。
在这本书里,作者黑柳彻子记下了在的许多趣事,如“山的味道、海的味道”、“试胆量”、“温泉旅行”、“不能跳!”、“野炊”等等,令人捧腹大笑。我最喜欢的一章是“‘旱田’老师”,讲的是校长先生将一个农民作为了小豆豆他们的老师,教他们种田种地种庄稼。农民老师还带领着小豆豆他们除草、培垄、播种、施肥……总之,种庄稼要干的活,“旱田”老师都教给了小豆豆他们。读的时候我还会想:如果我们也能有像“旱田”老师这样的老师该多好啊。
在这本书里,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小豆豆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好,让我更加地了解了小豆豆眼里伟大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的伟大与对孩子们的呵护、喜爱。
《窗边的小豆豆》不仅适合孩子们阅读,同样也适合家长朋友们。我的妈妈就通过我的介绍与我一起读。她读得可有滋味了,简直就是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她对我说,她读着就仿佛是返老还童,回到了她的童年一般。
经典《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2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它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彻子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书中小林校长与小豆豆初次见面的情形被视为经典。从校长一开始的态度,如“立即从椅于上站了起来”,“把椅子施到小豆豆跟前,和小豆豆面对面坐下来”一直到耐心的听小豆豆絮絮叨叨的讲了四个小时。这期间,校长一会儿笑,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又说:“还有呢?”直到后来爱讲话的小豆豆都没话好讲了。小豆豆不由得感到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碰上了真正可亲的人。因为小豆豆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人用这么长的时间来听自己讲话。而且在这么长时间里连一个呵欠也投打,丝毫也没有厌倦的表情。就像同小豆豆谈天一样探着身子非常认真的等她把话讲完。通过这初次的见面,让小豆豆感受到了校长对她的尊重,更让她开始喜欢校长,喜欢学校,喜欢上学。
书中提倡生态式教育,其目标是生态的。正如生态农业中,只有充分关注土壤、水分、温度等是否适宜,才能实现庄稼的丰收。在生态式教育中,若想求得学生智能的发展,必须要关注对学生其它相关方面的培养,如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的培养等等。
文中小林校长的教育目标,引其原话就是“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印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有个性的人。”在巴学园中,处处体现了小林校长对教育的热忱和对学生的良苦用心。他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学生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社会情理等方面的塑造。这样,才可以培养出“完整的人”。
经典《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3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观念是:在孩子观念、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父母能撇开偏重的学习课程,而是因势利导、不骄纵,不乱责罚,多引导,开拓完善孩童幼年时期的思想,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一生影响甚大。扪心自问,我们都做到了吗?
书里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一个被所有老师都劝退的孩子,她天性活泼、爱玩、精力充沛对所有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即使是妈妈忧心忡忡的送她去巴学园的路上,小豆豆任然开心的四处打量玩耍,和电车收票员聊天要电车票。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先生是优秀的教育家,在第一次见小豆豆的时候,他耐心的听小豆豆讲了四个小时,小豆豆讲完了一切她觉得有趣的事情,校长先生说:以后你在这里上学读书吧。小豆豆上厕所时回头看,结果钱包掉到粪坑,于是她为了找钱包,把粪坑的粪用铲子铲出来,校长先生从旁边走过问明情况时,只笑着说了句,挖开一会都要恢复原样啊,于是小豆豆没有找到钱包以后,又把粪给铲回去。小豆豆是幸运的,她没有像其他的淘气孩子被训斥,而是被校长先生着实的像对待一个正常大人的态度,让小豆豆感觉到尊重,于是他再也不会因为上厕所朝下看掉东西,而且以后她做事情都是认真的做完,有始有终。
在巴学园里可以自由讲课,巴学园注重孩子的饮食搭配。校长先生还会为身体有残疾的孩子设计特别的运动会,哪怕最后的奖品是一颗萝卜两颗白菜什么的,但是这些鼓舞了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在人生启程路上,遇到一位良师,是何其有幸的事情,小豆豆很幸运,巴学园的孩子长大后也都各自成功了。
经典《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4
小豆豆是个可爱淘气的孩子,一年级时,因上课时和屋檐下的燕子聊天,和路过的宣传艺人大声打招呼等种种老师不能忍受的行为而被退学,难过的妈妈没有告诉小豆豆真相,只是费尽心思帮她找了一所特别的学校——“巴学园”。
在这个以废弃电车为教室的学校里,小豆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自信。入学第一天,校长先生想和小豆豆谈谈,“谈什么都行,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校长听听。”结果小豆豆开心的告诉校长,原来的学校里有个燕子窝;家里有只茶色的狗,名叫“洛基”;爸爸很擅长游泳,连跳水也会…校长先生饶有兴趣的听着,还不时问道,后来呢?…结果,一直聊到了午饭时间,确切的说,是校长先生整整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这真是让人感动的一幕,我从来没有和自己的孩子聊过这么久,更不用说如此耐心的聆听了。
我常常在想,我们对待孩子的耐心哪去了?是有限的闲暇时间阻碍了我们交流的想法,还是根本不想听孩子口中看似幼稚无聊的小事?同样,孩子的时间也很宝贵,学钢琴,练画画……忙的真叫一个不亦乐乎。
巴学园里崇尚自由,你可以坐到喜欢的位子上听课;老师在早晨第一节课的时候,会把一天要学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要是大家都努力上午就把课程完成了的话,下午就可以去小河边或田野里散步。校长的实践精神也令人感慨,学校深夜要来一辆新电车,同学们很好奇电车会怎样运到学校。校长先生很干脆:“如果家人允许,就带上毛毯和睡衣到学校来吧。”结果,孩子们看到了巨大的牵引车,通过滚轴将电车卸到了校园里。能够身临其境的看到新教室的到来,“大家实在太高兴了,永远不会忘记那快乐的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