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原著读后感800字

关键词: 傅雷家书原著读后感800字,傅雷家书,原著
婕音0 分享 时间:

《傅雷家书》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是值得人们去深思的一本书。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傅雷家书原著读后感800字,方便大家学习。

傅雷家书原著读后感800字篇1

“傅雷夫妇不愧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两个孩子……”究竟是哪一股力量推动傅雷写下万字家书?我想是父亲对孩子的关爱吧。不错,如果没有他的苦心指点,对大儿子的应材施教,那也就不会有如今让中国引以自豪的钢琴巨星。

子承父业是中国旧社会有史以来的规矩,傅雷明明可以逼迫傅聪做翻译,然而他不仅没有让傅聪继承他业,反而对儿子的音乐前途甚为重视。在他留学波兰,英国时,他不管自己身体的衰竭,同样废寝忘食的写信指点傅聪去拜访某一位音乐家,以及去参观博物馆。

甚至连傅聪欣赏的每一个音乐会,他都会从钢琴家到曲子做一番详细的评论,就连演奏家的小小动作,他都会为此引出相当于一封信的篇幅的讨论。傅雷不仅是儿子的良师益友,更是以一个令人啧啧称赞的好父亲的形象留在世人心中的。

在傅聪出国的十二年间,他一共写就了两百三十五封信,平均十八天就写一封,其频率也算高的。更令人敬佩的是,傅雷在书中精选的一百三十二封信中,每一封信对自己以及家中的事都是草草了之,而对傅聪及家庭却无微不至,特别是对待傅聪的健康问题,几乎有十来封信中提到让傅聪出去多接近大自然,简直不厌其烦,我想这也就是父爱的力量吧。

在傅雷身上,不仅能看到伟大的父爱。在1957至1958年间,傅雷被划上了右派分子,且已被捕入狱。为了不影响傅聪留学时的心情,傅雷夫妇始终不告诉儿子实情。单单从这一件事中就不难发现傅雷还具有强烈的“舍小家,为大家”的民族精神。

如果他告诉傅聪事实,那么傅聪的心情一定会有波动,也就不能把全部的心思投入到学习,如此将来甚至可能会影响事业,辜负国人的期望。在傅聪看来,父亲说的这些话只是唠叨,乃至当成耳旁风。

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我看来,傅雷说的句句是珍言。比如他建议的理财方法:把每一天的开销记录下,月底统计对账,到年底在对账,然后制定出一个新的预算。这种方案不只可以减少比必要的开支,更能提高对未来的规划能力。

总的来说,这本《傅雷家书》给我上了一堂重要的人生课,如如何理财,这些都是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傅雷家书原著读后感800字篇2

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的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不调皮的孩子耍调皮反而吃亏,一个道理。看到这儿,我就想起来,一个好人总做好事,会因为做了一件坏事而遭到诟病,一个坏人,总做坏事,会因为做了一件好事而得到赞扬。最近读的文章说,一个人帮助别人一次是恩情,帮助十次是大恩人,第十一次不去帮助,就成了仇人了。这,或许又是一个道理吗?

书中一直在强调理财,说实话,对于我这种经常性出现经济危机的人而言理财可是一门学问,生活要过的体面而省俭,要小心而勿小气,要慷慨而勿易于上当。

当看到~字小纸薄,才可以多写而不费邮费~~瞬间就感觉到了亲切感,感觉到了普通人的亲切感

对于傅聪父母写信要傅聪千里迢迢寄并不贵重的牛油一事,一眼看上去我也想不到是家里出现了财政危机,细想也的确的。这个年纪,以后,我们也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的,父母可能会因为颜面什么而不会明着说出来采取暗示的方式,我们是该留心的。小心记下的好。

我们来问你讨家信,像是讨情一般,你是了解你父亲的脾气的,别为了写信的事情叫他受屈辱,好不好?细想来我又何尝不是这个样子,不体贴父母,没事就不打电话,长的时候三四个月不曾主动打过,短的时候也有半个多月,几乎都是他们主动打过来的,唉,自己是有多不应该。他们很爱我,我却总让他们担心了。

你至少要用你不近视的眼睛来检查我看到的是否准确,果然不正确,你当然也不用听我的,这是极不适用我家的情况的,我们家从来不带民主这一说的,我爸说的,我不敢反对,也很少反对,然后,我爸特别怕我妈,我妈很少跟我爸提意见,除非我反对的时候,我们家感觉很奇怪,不过,我觉得还是民主点好,氛围好,不会跟我家一样压抑,让我都觉得自己有自闭症一样~

书中有些话说的很不错,1.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2.凡事都应理清思路,光想是不够的,写在纸上才能印象深刻。不能浮于表面。3.坚持你认为对的东西,从人家那学到的精华,都要紧紧抓住,深深种在自己性格里,无论何时,始终不变,这样才能把自己的独特性培养的深厚。4.一个人要做一件事必须考虑周详。5.原则就是要取主动,不能处处被动。6.假如念的书不能应用到自己身上来,念书干嘛?7.只有傻瓜自己碰钉子才回头,聪明人看到别人吃了亏就学了乖。8.修改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和性情。9、慎于许诺。

你记住一句话,青年人最容易给人一个忘恩负义的形象,其实他是眼睛望着前面,饥渴一般忙着吸收新东西,并不一定是忘恩负义,但是懂这个心理的人很少,你最好不要让人误会了。话说,高三那会,跟很多老师关系都在不断地恶化,最后临近毕业,我却反而写了很多明信片亲手给他们送过去。

你始终太容易信任人,我素来不轻信人言,等到我告诉你什么话,我必有依据的。而你还是不太重视,轻描淡写,这样的不知警惕,对你的将来是十分危险的。一个人妨碍别人,不一定是本性的坏。往往是头脑不清,不知轻重。所以你在这些方面没有认清一个人的时候,切忌随口吐露心腹。一则,太不考虑你说话的对象。二则,太不考虑事情牵扯的另外一个人。

傅雷家书原著读后感800字篇3

拿起这本也许并不太重的书,却觉得沉沉的。

了解过傅雷,为他的含冤自杀而感到同情,傅雷在学术上是一位学者,在家里是一位严厉、尽责的父亲。这些家书,有三层内容,第一层是傅雷作为一位普通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表达四年、关怀之情;第二层是傅雷与儿子如同益友,知己般倾心地交谈,讨论艺术;第三层就是傅雷作为一名品德高尚、学识丰富的知识分子,认真引导儿子要具备高尚人格和艺德,启发儿子的爱国情、民族情。

《傅雷家书》可以使我们更好的提升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在风云暗涌的年代里,傅雷通过书信亲子爱子,传达出一种高尚的品质。

爱子之情本是人间常情,而傅雷却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把亲情放在第二。读了《傅雷家书》,可以看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也更突出了傅雷在艺术造诣高深,在生活对朋友爱惜尊重,政治上关心国家发展,又如益友、知己般与儿子平等探讨艺术的多个方面的个性特征,并且还能从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中获得做人的道理,让孩子体会父母之爱。可能如傅雷那样,对我们有着一颗期盼之心,希望我们成人成才,有一份浓浓的、毫无保留的爱。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我们就会努力学习、成人成才。

20893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