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罪与罚读后感(2)

关键词: 阅读罪与罚读后感,罪与罚,读后感
炎辉0 分享 时间:

杜斯托也夫斯基透过《罪与罚》中的对话,先知卓见的提出他的质疑:罪恶真的只是社会问题引发的吗?还是在人性深处尚有其他邪恶,是导致犯罪的因子?犯罪跟社会体制的不完善,真的是等号相关?拉斯科纳夫显然不相信改善社会制度之路,他认为这世界就是需要伟人,伟人配拥有权力,伟人也够资格在破而立的过程中犯罪。这些问题不由得引起我的深思,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而这本书另一个让我引发深思的地方是,社会中的弱者,精神中有无私奉献与爱的人却在引导着救赎之路。

阅读罪与罚读后感4

生命中,许多味道会随着岁月的风冲淡,但一缕温柔的书香久久在袖中萦绕,不用嗅,就沁人心脾。于是,晶莹剔透的文字在一个个夜晚、白天,以金子般细碎闪亮的光芒串连起一个空灵无暇的世界。我以新的最清澈明亮的目光剖析金桥学校这个学习天地。慢慢地,我从书的海洋中学会了稳重,笃实,开朗而沉静,活泼而严谨。

前些日子,我阅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讲的是在俄国彼得堡贫民区住着一个学习法律的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因生活所迫杀死了一家当铺的老板娘及其异母妹妹。杀人后,尽管他没露痕迹,但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感到自己原先的一切美好情感都随之泯灭了,这是比法律惩罚更严厉的良心惩罚。所以,他怀着痛苦的心情来到索尼娅处,受到索尼娅宗教思想的感召,他向警方投案自首。拉斯柯尔尼科夫被判处8年苦役,来到了西伯利亚。他决心虔信上帝,以忏悔的心情承受一切苦难,获取精神上的新生。

这本书告诉我们:做错了事就要敢于面对,勇于承认,就像我们福州金桥学校《弟子规》中所说的,“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记得有一次,上完课后我急于去食堂吃饭,就随手将废纸扔在地上,总觉得反正每天都有人打扫,不碍事。周末过后,我照例来到班级上课,吴老师问:“星期五的时候,谁在班上乱扔垃圾了?”。我的脸“唰”一下红了,心里想,“老师怎么会知道呢?我到底要不要说呢?说吧,我是一名学生干部,这样的行为被大家知道了该多丢脸。不说的话,那我就不诚实”。这时,我想起了《罪与罚》中的主人公……于是,我勇敢大声地说:“吴老师,是我,对不起,我错了”,全班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转过来看着我,我无地自容,但一点都不慌张。而吴老师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我,没说什么,就继续上课了。顿时,我心里感到很舒服,是自己的错,我就应该勇于承认,敢于改正,不是吗?

阅读罪与罚读后感5

和读托尔斯泰的那些作品一样,读《罪与罚》的目的是能够让我感受生活以及增长眼界。但这件作品却带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收获,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人做事时的代价和价值。

拉斯科利尼科夫是一位因贫穷而辍学的法律系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他曾发表过一篇令人称颂的文章,大体内容是有很多伟人,至少是令后人称颂的人都是在杀戮了很多人,例如那些反对自己的人才掌握了权力并且在此基础上推动了国家乃至世界的进步。正是在他内心深处有这样那个一个看法,所以他认为毁掉一些像人渣这一类的人以让自己能够获得机会升值从而为以后做出价值提供基础是正确的,于是他策划了一件谋杀案。本文主要描写了谋杀成功后他的生活境遇,描写了他为这起谋杀案而付出的精神上的痛苦。不过虽然不知道主人公以后的命运如何,但就结局而言,正面人物的结局是令人满意的,而这一原因就是爱的力量。

就像《圣女贞德》一样,我觉得这部作品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描写了一种大爱,一种对人类、对世界的爱,是一种人类的终极关怀——关心怎样推动人类的进步,而不仅仅顾及那些卑微的生命,至少是那些不应该活着的人。凯撒、拿破仑为了权利杀戮了很多人,也被当时很多人痛恨和辱骂,但后人却大家称赞他们,因为他们推动了世界的发展,而那些很小的“错误”被他们的光辉给掩埋的一点都看不见了。而男主人公正是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才策划了这场谋杀案。但同时要看到,拉斯科利尼科夫因此受了很大精神上的折磨。所以,不管别人的生命怎样卑微,我们一定要尊敬别人,尊敬别人生存的权利。看《复活》,我对监狱生活有很多了解,看了《罪与罚》,我了解了犯罪人的心理。

从卢任的结果,我知道了不要在别人背后说别人坏话,不然最后损坏的只会是自己的形象。从斯知道科犯罪行为我知道了隔墙有耳,凡事要谨慎。这部作品最后是一个完美的结局,看来作者还是赞扬美的,这也让人感到高兴,不是吗?

阅读罪与罚读后感相关文章: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10篇

励志名著读后感500字

三年级名著读后感500字

骆驼祥子第十三章读后感500字

四世同堂读后感500字10篇

罪与罚小学赏析读后感

最新名著读后感500字10篇

课外名著读后感怎么写

219148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