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2)
最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我认为我应该学习这种执着的精神,坚持自己的党性,并贯彻到生活和学习中去。
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3
《霸王别姬》这部电影讲述了京剧艺术家程蝶衣和段小楼从京戏学徒成为万众瞩目的“角儿”,又由于种种原因走向衰落的悲剧故事。
程与段对待京戏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程蝶衣把京戏当作人生的全部,人们形容他“不疯魔,不成活”,是对艺术有着执着追求的理想主义者。而段小楼只是把京戏当作谋生的手段,除了唱戏,也追求其他俗世的乐趣。
段小楼结婚时,程蝶衣勃然大怒,我觉得他的这种情绪不是出于争风吃醋,更多的是愤怒师哥没有做到“从一而终”,侮辱了崇高的艺术。他很单纯,只是想和师哥唱一辈子的戏。
从这部电影中可以感受到陈凯歌导演对艺术的态度,相信对程蝶衣的痛苦他感同身受。在剧变的社会背景下,艺术难以保持纯粹。当艺术与政治冲突时,艺术永远要让步于政治,甚至很多时候会沦为政治改革的牺牲品。时代的风向不断变更,世界变化翻天覆地,人的命运沉浮流转,唯有真正的艺术容不得半点儿投机取巧。浮躁的社会风气弥漫,留给艺术的纯净空间越来越小,许多博大精深的艺术走向式微,这是全人类的悲哀。
某个名人说过,只有科学和艺术才是人类文明的追求。
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4
小豆子和小石头长大成角后艺名为程碟衣和段小楼。打小小豆子就对小石头有了感情,后来愈演愈烈,只是蝶衣一直藏在心中,而小楼也没留意到。最懂蝶衣的人是袁世卿,他赞叹蝶衣演的虞姬已经雌雄不分了,他对蝶衣有着红颜知己的感觉。
菊仙,段小楼的妻子,剧中的一个悲情人物,在_时期,当段小楼被当做众矢之的的时候,他为了明哲保身,说出不爱她,和她划清界限。最后,菊仙穿着出嫁时的服装,上吊自杀了。
袁世卿,懂戏。他头一次看见蝶衣演的虞姬就深深爱上了他,后来曾几次邀蝶衣去他家中,给了蝶衣一把真剑。蝶衣最后所演的虞姬和他自己就是死在这把剑下。
围绕着京戏的沉沉浮浮,蝶衣的情感流露,菊仙的一心付出,小楼最初的霸气与放荡不羁,及后来的低声下气和最后的尊严尽失,只剩下一张人皮。霸王不在,虞姬已死,结局同片名一样,最终的戏还是那出霸王别姬。沧桑与逝去,不变的感情。
从一部戏讲出了人生,以人生入戏,戏如人生。
在结尾处,蝶衣拔剑自刎,小楼转头那句:蝶衣,小豆子。看来他还是喜欢小豆子多些,那些小时候的点点滴滴,一起挨打,一起暖被子,一起训练,一起唱戏。那样的人生,那样的精彩,那样的难忘。
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5
作为少女时,我看它一遍。书和电影都看了一遍。书版小楼>影版小楼
影版里,幼时的小楼是个血气方刚的愣头青,是个小霸王,但渐渐的,骨气都化作血流走了。即使这样,我也一直喜欢他,直到菊仙出事。好感都化作绵绵惋叹。印象最深,却是班里的戏子都化作牛鬼蛇神,用细细的丝挂住铁牌,在脖子上勒出一道细细的线,脸上涂的花彩,每个人都狼狈,除了他。但是最后他也失了仪态,太贱了,太苦了,太难熬了,这个世道和世道下的人都太疯了。所以看到电影结局是他作为虞姬死去时,竟是感到要为他欣喜的。
电影中,作为虞姬死在霸王的怀中,只能是他奢求的梦。醒了,也只能在心中嫉妒虞姬的好运,然后活下去。
最后,菊仙是个好姑娘。
等我成长为女人,心境转换后,必要再捧一场霸王别姬的戏。
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 观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