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安家观后感(2)
毫不客气地说,剧中的静宜店就是一个完整的职场生态圈,同时也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写照。而身处其中的人,也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目的。而每一个想法,每一个目的,也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现实。尽管静宜店这七个人,无法囊括所有不同性格的人的人生,但却也各具代表性,足够引发大多数观众的共情。
除了角色性格鲜明之外,剧中聚焦的房产交易话题,更是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广泛关注。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买房子这件事儿,绝对是自己人生的一件大事,而剧中也不乏借鉴真实事件改编的剧情。挖掘机式的奇葩户型,卖老洋房时跳出了的跋扈亲戚,各种各样的荒诞事件,在剧中层出不穷。然而尽管大家觉得有些荒诞,但仔细品味个中的深意,却又发现剧中发生的一切,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
印象最深刻的是,做包子的老严夫妇好不容易用一生的积蓄买了房准备搬家了,却被儿子小两口堵在了门外,他们没有想到亲家母已经入住了房子,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也没有留他们,直接让两老先回去了。面对亲家母,老严夫妇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只能假装没事人一样离开了,这事越想越不如意,但他们也只好含着泪离开。但还是强忍着开导自己,为了多看几眼孙子,老两口也不愿那么早回老家。但说道理自己辛辛苦苦赚钱买了房,自己没得住,倒是便宜了亲家母,让他们都很不好受。
还有那些邻里之间的争执,那些因为利益而反目的亲人,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家亲眼见证的还少吗?《安家》这部电视,之所以能够在同期这么多优质的剧集中脱颖而出,正是命中了这一点。用贴合生活的剧情,拉近了戏里戏外的联系,拉近了观众与角色之间的共鸣。
房产中介人员,大家经常遇到,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这样一部剧,让大家看到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我觉得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剧中的“徐姑姑”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不问前程,开心地过每一天,同时他依然是一个有底线和原则的人。他说过一句话,他卖的不是房子而是家,把每一栋房子都当成一个有灵魂的老朋友一样。
其实,在生活当中,也有这样的人。请大家相信,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
电视剧安家观后感4
隔离在家追剧《安家》,孙俪饰演的房似锦是一个房地产中介,理性、专业、能干,号称没有她卖不出去的房子。故事情节悬念不大,一心两用的看,观看中想写点什么留下观后的印记,一篇关于《安家》的观后感比较认同,摘录部分算作我的观后感。
女主角是一个房地产金牌销售,穿的是最普通的职业套装,随身带着一把宾馆里那种大的黑雨伞,看着非常滑稽。每顿早餐要吃两份廉价的`包子豆浆,住的是死过人的凶宅。在同事眼里,她冷漠无情,为了能多卖房子,她一声不响便撬了同事的单,即使是手受伤了,还能若无其事地继续工作。房似锦是房家老四,前面是三个姐姐,母亲生下她就想把她丢进井里淹死,是爷爷捡回了一条命。在原生家庭里爹不疼娘不爱,三个姐姐都欺负她,她的名字其实叫房四井,扔在井里没死成的老四。为了躲避挨打,她只好拼命地跑,以至长大后,她笑称“别人跑步是为健康,我跑步是为活命。” 成绩优异的似锦,在爷爷的支持下,大学毕业,从普通销售成了金牌销售。那个被称之为“妈”的人,隔三差五就向她讨债,不给就去公司闹,不留任何情面。
《欢乐颂》里说的那样:“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我并不完全赞同这个观点,我曾天真的认为只要坚持奋斗,贫穷是可以改变的,人也是会变化的。但近几年身边发生的事情让我彻底明白,那些被原生家庭伤害过的人,那些伤害或许要用一辈子去消化。一个家庭条件较好的男孩与一个农村出来女孩谈恋爱,因为她想通过婚姻改变人生,她隐匿自己的缺点,男孩和家人也觉得女孩很懂事,为人处世不错,就很快成婚生孩子。男孩家里经常接济女孩家里,可是还是没有办法填平那个穷坑。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半来自家庭。”随着岁月的变迁,这女孩就这山望着那山高,经常晚回,应酬特别多,照看小孩的时间越来越少,渐渐有许多她的传闻,男孩查到了她经常与一个男人的短信不断,婚姻里矛盾不断,如同最初周围人的猜测一样慢慢走向分崩离析。
其实无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里,每个人身上都会带着或大或小的伤。这些伤口就像一只只蝴蝶,随便扇动一下翅膀,就能改变你未来的走向。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需要的不仅是身体上的远行,更是灵魂深处的放下。就像《都挺好》里所说:“你可以选择不原谅,也可以选择放下。”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逆天改命,把原生家庭欠自己的那些,都赢回来。如果得不到父母的爱,我们可以好好爱自己,期待自己一个美好的未来!
电视剧安家观后感5
“重返梁庄的第一冲动不是想揭示梁庄的真实,而是为了寻找一种精神的源头,以弥补自己的匮乏和缺失,个体精神的要求要远远大于对集体精神的探索。”重读梁鸿女士的《中国在梁庄》,挑一句分享在前面。
故乡和童年,都是萦绕在成年人心间一种挥之不去的梦。一如常炯携团队创作的微电影作品《安家》里开头所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村落里的温暖相处,和小伙伴们的快乐时光,是值得一生眷恋回味的过往。童年的刘卫东与小伙伴们一起奔向呼啸而过的火车,是时光流逝,时代在变,生活向前的指引与象征,更是农耕文明走向城镇化生活序曲的启幕与号角。
总有一件事,会成为童年到少年的过渡与转折。男主角刘卫东母亲的意外离世,改变了刘卫东及其父亲刘建国(曾建国饰)的生活轨迹,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宿命与人生无常的必然呈现,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猝不及防的命运打击。值得欣慰的是,刘建国带着儿子刘卫东选择了换一个地方生活。陌生的城市,10平米的出租屋,摆摊抗拒生活的困顿……城市会奖励那些努力拼搏勤奋进取的人,成年以后的刘卫东(邓波饰)终于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那样,有了稳定的生意,顺心的搭档和优渥生活的经济基础。
“每一个短暂停留的地方,都不是家。”在父亲的关心和催促中,单身的刘卫东,在选择媳妇之前,要先选择一套房,广告来的顺其自然,表达都这么强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虽说中间那句“大庇天下寒士”被编剧吃了,可是并不影响,房子才是当下最现实的梦,房价涨跌才是更易牵动人心的那根线。走在被虚荣心铺满的道路上,关于童年和故乡,我们只会偶尔想起,甚至变得若即或离可有可无。记得在给虹笙女士诗集写评论的时候,写过这样一句话:“出走故乡不是背叛,遗忘不提才是不能容忍的。”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安家》这部微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做房子广告之前,导演先勾起了每个人对生命源点的记忆:故乡,童年,母亲,伙伴……那种永远存在又回不去的一段时光。《安家》在用表达励志可以改变人生的时候,并没有强灌群众鸡汤,而是给观众精心营造出一幕幕可供回味的影像,一如作品中推介给观众的房产商,口碑和体验感还不错。在这里要给作品背后非知名编剧晨晨点个手工赞。
近年来,南阳的影视行业与商业结合较多,微电影《安家》是其中的一个典范和代表,更是当下短视频影响人们生活的缩影。在这里,笔者呼吁更多商家能认识到短视频和微电影在价值输出方面的作用和深远影响,在做好产品的同时,不断探索与短视频各类融合作的可能性,利用南阳影视行业的资源优势,服务好消费者,并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一份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