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十年”观后感及心得5篇(2)
推荐文章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持续加大。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入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中国发布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全面展开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同时,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落实到产业升级之中,持续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化和绿色低碳产业化,中国努力走出一条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生态文明发展新路。
从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要求以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效。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升。民众身边的蓝天白云、清水绿岸明显增多,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到2020年底,全国森林面积2.2亿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1%,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中国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
2021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降至每立方米33微克,至此,北京市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大气污染物实现协同控制,大气污染治理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中国动员各方力量,突出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总体上看,“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最大的五年,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
黄润秋强调,“十四五”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生态文明体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我们必须树立培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历史恒心,保持全身心投入绿色发展的历史雄心,按照既定的目标和部署,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方法,稳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继续描绘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文明新画卷,深入展示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方案的世界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说。
“中国这十年”观后感及心得(五)
北京冬奥会_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以9金4银2铜15枚奖牌,创其单届冬奥会最佳战绩,并首次跻身金牌榜前三名。
赛场上中国冰雪健儿取得历史性战绩,赛场外民众参与冰雪同样引世界赞叹。在闭幕式上致辞时,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称这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不仅因为“中国冰雪运动员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三亿人参与冰雪”同样“确立了冬奥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使体育为人类和谐发展服务”,这是奥林匹克运动矢志不渝的追求。中共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变为现实,恰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思想的一个具象化缩影。
申办之初,中国就将举办一届冬奥会置于体育发展的宏阔蓝图中,要打破“夏强冬弱”“冰强雪弱”竞技格局,还要以此为契机推进群众体育飞跃发展。过往数年间,中国冰雪版图在“南展西扩东进”中日益扩大,“难出山海关”被永久封存为历史。
当奥林匹克的冰雪火种第一次来到中国,国人的运动理念和方式得到了新的丰富。截至去年初,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较2015年增幅达317%;已有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2015年增幅达41%。无论天南海北,无论四时更替,人们都能享受冰雪运动的快乐。不少发烧友说,冰雪运动让人“上头”,因为他们发现了一种丰富人生的新体验。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0月,中国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就达到3.46亿人。冬奥会期间,巴赫多次提及这一数字,并称这打开了一个新纪元,将大大改变世界冬季运动版图。他反复强调,只有在中国,才能实现这样一个愿景。
当体育开始与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领域融合,更多元的复合功能被激活,体育的内涵和外延从未如此丰富。世界赞叹的不仅是“三亿人参与冰雪”的愿景在中国成为现实,更是其背后体育为人所服务的价值在这里得到最大呈现。
这十年,让人们拥有更强健的体魄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从2012年“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被写入中共十八大报告,到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再到2017年群众比赛首次在全运会亮相,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重磅举措次第出炉,人们发现身边有了“15分钟健身圈”,包括奥运场馆在内的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体育运动已悄然融入国人健康生活之中。
这十年,中国竞技体育在国际赛场展现出强劲实力。2018年,在雅加达亚运会上连续第十次蝉联金牌榜榜首;去年,克服疫情挑战,在东京奥运会斩获38金追平境外参赛最好成绩;如今,在北京冬奥会上又创下历史最佳战绩。一枚枚奖牌,一幕幕燃情时刻,中国运动员以更加自信、立体的多元化形象,生动诠释着中华体育精神,赋予了体育更为深刻的意涵。
2月18日,中国队选手谷爱凌在颁发纪念品仪式上。当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在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举行。中国队选手谷爱凌夺得此项目金牌。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这十年,竞技体育与大众参与良性互动,人们为奥运赛场上的中国健儿摇旗呐喊,更身体力行加入体育运动之中。以谷爱凌、苏翊鸣、高亭宇为代表的新生代在冬奥会上登顶,成为中国冰雪跨界跨项广纳人才、冬季项目发展之路越走越宽的有力证明。赛场上的女排精神、国乒荣耀、冰雪传奇等等,感动、激励和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成长,更为体育全面均衡发展扩大基数、增添厚度。
北京冬奥会已落下帷幕,“三亿人参与冰雪”被视为“最重要的遗产成果”。在中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征程中,北京冬奥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坐标,未来体育事业进步将不断引领全民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