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和平第四集英雄赞歌观后感五篇(2)
推荐文章
在九连,对亲人亏欠的何止田文武一个!旅政治部保卫科科长狄正先当年任九连指导员期间,因执行任务,妻子难产6个小时都没能说一句安慰的话。现任指导员王天利,前年底为了参加总部组织的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考评,将患病即将做手术的父亲托付给表姐,结束事假提前归队。
采访中,无论是九连的现役官兵,还是从连队走出去的官兵,都表达一个意思:当邱少云传人,更加懂得牺牲奉献的意义和分量。
这些年,连队因执行军事考核、演习演练、抢险救灾等任务,每当面临抉择,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以工作为先、大局为重,主动放下家庭困难、亲人变故、身体疾病等现实问题,有的提前归队,有的放弃探亲休假,有的推迟婚期。
2012年退伍的杨占谭,是第44任邱少云班班长,个人军事素质突出,还带出了一批训练标兵。2008年,本是优秀士兵提干最佳人选的他,却因在外执行任务,失去了最后一次提干的机会。当所有人都为他惋惜时,他却说:“服从组织安排,这是邱少云的本色。”
2012年年终考核,上等兵汤涛因用力过猛导致左小腿骨折。临近退伍,他还打着石膏,住在医院治疗。家人要求他在部队养好伤再退伍,这也符合相关政策规定。汤涛却认为训练受伤很正常,何况也快痊愈了,自己不能再给部队添麻烦。于是,离队那天,返乡的列车上,多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兵。
为了和平第四集观后感4
陈韬先生为邱少云烈士创作了一副嵌名对联:“硝烟散尽白云在;烈火扬飞少杰传”!1952年10月11日,严守纪律、意志坚强的邱少云壮烈牺牲在朝鲜战场。 70年后的今天,邱少云的名字依然每天被其生前所在部队叫响。“纪律重于生命”成为这支部队始终坚持的信仰。英雄已逝,精神永驻。
抗美援朝志愿军邱少云是意志的化身,是铁的纪律的化身,光荣归党国英风使天下同钦。为缅怀邱少云的业绩,1959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郭沫若深情写下《咏邱少云烈士》的诗篇:“援朝抗美弟兄多,烈士少云事可歌。高地名传三九一,寇军徒念阿弥陀。戮穿纸虎功长在,缚住苍龙志不磨。邻国金星留纪念,英雄肝胆照河山”。 就这首诗文学水平不咋地,但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有其特定的意义。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邱少云烈士英雄事迹的赞赏和人民志愿军不畏强虏勇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的歌颂。
诗曰:“顶天立地邱少云,烈火熔成大写人。反抗压迫打恶霸,抗美援朝伏敌军。燃烧炸弹灼躯体,忍受剧痛抓泥深。无耻谰言诬烈士,雷劈臭嘴祭英魂”。邱少云烈士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上甘岭战役中,为完成潜伏任务,严守纪律,忍受烈火烧身的巨大痛苦而光荣牺牲。他荣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英雄”、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等称号,并获得了“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近日,“邱少云事迹违背生理学常识”等质疑烈士的声音在网络上持续发酵。_____去年发表署名文章,文中透露,在七月初召开的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引领团员青年就网上侮辱邱少云烈士的现象进行抨击提出表扬,称赞团员青年的行动压住了歪风邪气,弘扬了正能量,做得好。要求通过网络空间在青少年中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毫无疑问,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邱少云是战斗英雄。他是为国家为民族牺牲的,他的牺牲,重如泰山。至于牺牲的细节,没有必要做过多的探讨。英雄已经在保卫祖国的战斗中牺牲了,他的牺牲是伟大的!不要做叮在英雄伤口的苍蝇。
向战斗英雄邱少云致敬!面对这些质疑声音,与其说“违背生理学”,倒不如说是“战胜生理学”,邱少云就是这样一位用强大的意志力战胜了生物本能的伟大战士,一位英雄。在临床医学上,疼痛分为十级,烧伤痛一般可以达到第九级,而网传疼痛极限的分娩痛,实际上只能达到第七级。一个人的全身被烈火覆盖着,燃烧着,他感觉到的疼痛会是多少级?要有多么强大的意志和坚强的精神,才能支撑他至死不吭一声、纹丝未动?是的,我们要说的这个人是邱少云。
黄凯辉的博客有《七律?咏邱少云------烈火中永生的战士》“年少已知邱少云,金钢铁臂火中焚。 烽烟缠化身不动,烈焰煎躯志不泯。忍痛牺牲保潜伏,舍身守纪史罕闻。凤凰忠烈英姿飒,金化英雄永敬尊”。1952年10月12日,在执行潜伏突击任务时,美军燃烧弹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他严守战场纪律,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26岁。
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被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志愿军英雄礼赞:邱少云,烈火中永生浩气贯长空。陷熊熊烈火,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强大意志,承受着肉体被焚烧的剧痛, 岿然不动。“ 何惧昼夜潜伏树蓬草丛,盯准敌人目标岂能放松。燃烧弹朝身边呼啸掠冲,任凭硝烟漫卷烈火雄雄。钢铁意志坚如磐石巨峰,勇牺牲视死如归胜强龙。只为部队发起猛烈进攻,惊天地泣鬼神顶天英雄”。 没有人能够体会邱少云烈焰焚身时持续的剧痛。一般人被开水溅到手上,也会惊叫,会条件反射地抖手。有人以己度人,认为邱少云的英雄事迹“违背生理学”,质疑其真实性。
邱少云承受的痛苦超过了人类能够忍受的极限,超过了很多人想象的极限。超人的意志和牺牲精神,为常人所不能为,是为英雄。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在战场上,邱少云是个特殊的英雄。他牺牲得壮烈,但是没有发射一枪一弹,没有消灭一个敌人,没有炸毁一座碉堡,有人认为授予三等功就可以。志愿军司令部最终授予邱少云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理由是“邱少云同志严守纪律,为了整体胜利而自我牺牲”。
为了和平第四集观后感5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威胁着新中国安全。1950年10月,党中央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中国人民志愿军陆续开赴朝鲜。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诞生了许多英雄,邱少云就是其中之一。
1926年,邱少云出生在铜梁县(今铜梁区)一个贫苦家庭,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2月,邱少云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随部队开赴朝鲜。
11月5日,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馆长王成金告诉重庆日报记者,1951年3月15日,邱少云随部队开赴朝鲜途中,给家人写了一封信:“我决心杀敌立功,带着光荣花回来看你们……”字字句句流露出他对战争必胜的信心。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作战任务。为缩短进攻距离,10月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邱少云正是其中一员。
10月12日上午11时许,几个敌人下山取水和巡逻,从地堡里钻出后向山下走来。我军指挥员便命令炮兵用炮弹消灭了这些敌人。敌人见状,在潜伏区上空投放了燃烧弹。其中一颗燃烧弹落在邱少云附近2米左右,大火很快烧到了邱少云身上。
王成金说,在邱少云不远处有一条小水沟,他只需侧身一滚即可扑灭身上火焰,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当日傍晚5点30分,我军准时发起冲击。战士们高喊“为邱少云报仇”扑向敌人。仅用30分钟,敌人一个连和一个火器排就被全部歼灭,我军拿下了整个391高地。
邱少云牺牲时年仅26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申请书中“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誓言。
为表彰邱少云烈士,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邱少云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为纪念邱少云烈士,有关方面还在铜梁凤山之巅建设了邱少云烈士纪念馆。这座纪念馆建成开放57年来,让无数中华儿女受到了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
“邱少云的崇高形象已经刻在我的骨子里了。”11月5日,一位仪态优雅的女士走在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台阶上,对一旁的纪念馆馆长王成金说。
这位女士名为东南清,她的父亲东传钧是原志愿军第15军44师130团团长,曾任第15军29师师长、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是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她说,通过形式丰富的展陈,她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亲切的邱少云,也更加了解了那段峥嵘岁月。
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观众参观热情愈加高涨,纪念馆今年参观人次预计突破60万人次,较去年增长近10万人次。王成金介绍,随着时代发展,传承邱少云精神的方式变得更加丰富了。
150余幅书法佳作歌颂烈士事迹
“是真烈士,乃大英雄。”《邱少云烈士纪念馆书法作品集》一书中,收录了康有为弟子、著名书法家萧娴等一众名家以邱少云事迹为主题创作的杰作。
这些作品的原件全部收藏于邱少云烈士纪念馆,有150余幅。
“征集书法作品的事,要从1987年说起。”王成金说,那一年,他从部队转业来到纪念馆工作。从那年开始,他在铜梁书法家庹纯双的协助下,向国内著名书法家征集作品,以书法形式歌颂邱少云的光辉事迹。
信函发出后,有150余幅书法作品陆续寄到纪念馆。书法家们全部是无偿捐赠,以表达对邱少云的崇高敬仰。
王成金表示,这些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该馆计划将作品集中展出,让观众在品味艺术盛宴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将邱少云事迹送到市民身边
“河的对岸出了一个大英雄,他的名字叫邱少云。”儿时,王成金的父亲总会给他讲邱少云的故事——邱少云出生在铜梁县关溅乡玉屏村邱家沟(今铜梁区少云镇少云村),王成金的家和此地隔河相望。
1976年,王成金正在关溅中学读初中,迎来首次参观邱少云烈士纪念馆的机会。那次,他和同学们带着干粮,耗时5个多小时,徒步25公里,来到纪念馆参观。参观的前一晚,王成金激动得没有睡着觉。
王成金在纪念馆担任过门卫、讲解员、副馆长、馆长等职务。1996年成为副馆长后,他谋划着组建巡展小分队,将邱少云烈士的事迹送到全市各区县,以配合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1998年,小分队正式出发了。货车拉着展板、王成金和七八位讲解员,开进了南岸、大渡口、万州等重庆20余个区县。这次巡展历时近5年,接待了30余万学生。
“看到那么多学生,我们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王成金回忆,巡展时,一名讲解员一天最多讲解20余场,“看着听得入神甚至落泪的学生们,讲解员们的嗓子讲得嘶哑了,但仍充满干劲。”
巡展这一展览形式,至今仍发挥着其重要作用。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市208家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7月起在全市开展了“礼赞新中国·讴歌新时代”——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巡展。其中,邱少云烈士纪念馆的展览已走进红岩魂广场、江北机场、大渡口区等地,观众如潮。
开展“十个一”系列活动
如今,弘扬邱少云精神的方式方法已经愈加丰富了。记者在纪念馆参观时看到,连环画、场景还原、4D影院等展品或设施设备立体呈现了邱少云的事迹。
铜梁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已组织开展了弘扬邱少云精神的“十个一”系列活动:除了对一个主阵地(纪念馆)提档升级,还组织创作了一首主题歌曲《那一片云》、一部广播剧《守卫英雄》;命名一批少云集体,评选命名少云学校24个、少云班级100个;组建一支横向覆盖行业系统、纵向覆盖基层社区的少云志愿者队伍,注册少云志愿者达13万人……
在东南清看来,弘扬邱少云精神有着重要现实意义。作为郑州师范学院教师,回到郑州后,她将围绕传承红色基因这一主题举办系列讲座。“希望学生们从中吸取道德滋养和文化精髓,争相担当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东南清说。
王成金表示,“绝对忠诚、严守纪律、顾全大局、勇于担当”是邱少云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坚持把纪律规矩摆在前面,越是关键时刻,越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不胜。
为了和平第四集英雄赞歌观后感五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