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作文怎么写示范参考
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观后感作文范文,欢迎查阅!
观后感作文范文1
读后感、观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个故事、一则报道或者看了一部电影、一个电视、一个节目后的感想。“读”和“观”是“感”的基础,所以,首先就要对“读”“观”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让读者明白你的“感”由何而来。然后再就其中你最关注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
例如在写《残狼灰满》读后感的时候,就要先交代《残狼灰满》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书中有哪些人物,做了什么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主要内容:《残狼灰满》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匹名叫灰满的狼酋的故事。
★主人公:灰满
★主要事迹、经过:在一次捕猎过程中,灰满不幸折断了一条前腿,它受了很大的痛苦,但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它又在一次搏斗中失去了一条后腿,由此,它成了一匹“废狼”,生存都成了问题。可坚强的灰满并没有一蹶不振,在强烈的意志支持下,在一匹小母狼的帮助下,它又站了起来。
★结局:为了让狼群知道它们的首领依然是勇猛顽强、有能力保护它们的狼酋,在一次捕杀岩羊的行动中,它和岩羊一起滚下了万丈深渊。
观后感作文范文2
一篇读后感中,“感”很关键。通常情况下,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或是一部好电影,其中的“感点”较多,要选择其中让你感受最深、感想最多的一点去描述,而不是泛泛而谈,没有重点,结果让整篇读后感看上去内容平淡,感想很少。
例如,在写《马小跳》的读后感时,先简要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然后引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进行描述,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
★主要内容:《马小跳》这本书中主要是讲一个叫马小跳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他非常调皮,经常会和同桌发生一些小摩擦,同时,他和其他同学玩得也很快乐,还有几个死党呢,还有他时不时搞出的一些恶作剧,让人哭笑不得。
★感想点1:马小跳非常调皮,充满童真。
★感想点2:马小跳和同学玩得很快乐,有死党、重友情。
★感想点3:当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非常有趣,和他在一起,只有笑声,没有任何烦恼。因此,在写《马小跳》的读后感时,我们就可以抓住他有趣这一点,再联想起自己有趣的童年生活,会产生诸多感想。
观后感作文范文3
国庆假期,很多学生都有写观后感的作业,有的是要求写阅兵式的观后感,有的是要求写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观后感。
很多家长都来问我,怎么写?
我想,这个问题具体而言其实是,怎么写才能不流于形式,不空喊口号,不写空泛的、空洞的话,而是让孩子真的能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思考。
前两天我在学习群里说了个办法,这会儿再展开来说说。
我给到的建议是:
① 找一个孩子感兴趣的点。比如对阅兵式,可以找一个感兴趣兵种、或者找一种感兴趣的武器,阅兵式所包含的元素很多,每个孩子应该都能找到自己相对比较喜欢、或者心存好奇的部分。对于电影,可以在7个故事中找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
② 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比如对兵种、武器,可以看看它在我们中国的发展历程,做个梳理。比如对电影中的故事,也可以去查阅更多相关的内容,看看它们在真实的历史中是怎么回事。因为电影毕竟是经过浓缩、提炼和艺术加工的,很多背景知识也不会讲得那么细。
③ 把眼前所见和查阅到的资料、以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穿插起来写。比如对阅兵式,就是一边写所看到的过程(盯牢自己选择的那一段,其他一句话概述),一边把资料、感受和思考,穿插进去。
对于电影,就是一边回顾电影故事、电影中的精彩片段,一边把查阅到的资料穿插进去,可以讲讲在真实的历史中,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是怎样的,还可以补充一些知识性的内容。
关于【穿插】结构,我在《实战写作课》里详细讲解过,我称之为【五花肉写作法】,大家不妨再回顾一次。
用以上这种写法,最大的好处是:扩展了写作素材的广度。
我一直强调,孩子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格局要放大,要面向广阔的世界,而不是只盯牢自己眼前的那一点点东西。
一场阅兵式,如果让孩子只是对着电视机屏幕,他能看到、尤其是能思考到的并不会很多。写起来自然捉襟见肘。一场电影,让孩子只用大荧幕上看到的那些内容来写,很容易写成故事概要。
怎么办呢?我很早以前就说过,思考需要2个要素:
① 思维方式。这个需要长期训练,也是我通过一套又一套的课程,希望让孩子们培养起来的。
② 思考的素材。这就像我们写作文一样,没有素材,无从下笔,思考也是如此,它并不是凭空而来的,绝对不是空发议论,而是对大量的、真实的材料进行分析的结果。
所以我建议孩子们:抓住自己感兴趣的1个点,盯牢它,广泛地查阅资料,然后对找到的材料进行分析,把材料、把分析都写进文章里。
这样,第一孩子们通过写这篇文章,获得了新的知识,对世界的认知扩展了;第二文章也有了丰富的、充实的内容,不用再去憋那些好像新闻联播一样的话,来充字数。
对了,为什么让孩子们只抓牢1个点呢?
其实,这也是我经常在强调的问题。不要面面俱到地泛泛而谈,结果什么重点都没有,什么都没探透,文章看起来也是千篇一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