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900参考(2)

关键词: 放牛班的春天,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放牛班的春天观后心得
涵樱0 分享 时间:

二、观影杂谈:

这部电影被评为教育界的神作的确实至名归,影片中有两种教育理念,一种是以校长为代表的顽固保守派,他们认为这些问题少年不可救药,他们通过体罚学生让学生听话,犯错受罚就是唯一准则。另一种是马修这样博爱宽容,用自己的亲和与爱去唤醒孩子们的天真与善良,用自己的知识去发掘孩子们的天赋与潜力。马修不像校长那样威严有架子,他像一个慈爱的父亲维护着每一个孩子,这种教育理念直至现在依然是黄金准则。

看完整部影片,我脑海中有很多想法:

1、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在内心深处都是纯真善良,有梦想的,每个坏孩子不是天生就坏,是家庭环境与教育造成了他们心灵中美好的缺失。在接触不到美好的思想与事物后,那一种纯真善良与美好会慢慢掩埋在内心深处,只要用宽容耐心与爱的钥匙,就可以打开这种潜藏在内心的美好。

2、教育要有教无类。影片中的“池塘底”是一个问题少年寄宿学校,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少年,可是马修根据每个孩子的特质和天赋对他们进行悉心教导,从来没有因为哪个孩子笨或者坏而放弃他们。蒙东的出现让我的这种想法愈加浓烈,对蒙东这种暴戾固执,难以教化的孩子,马修还是根据他的特质为他安排了合唱班的声域位置,并尝试去鼓励他,教导他。“有教无类”这种思想最早出现在论语中,表现了孔子施教天下,广收门徒,教化百姓的思想。可是这种传承几千年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确鲜有老师做到。但是在这部影片中的马修完美体现了这种儒家思想,也许这就是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上的共鸣之处吧。

3、对中国问题少年现状的思考:这部电影是2004年上映的,让我们现在想一下中国父母和老师对问题少年的教育:

(1)2009年杨永信的临沂市网络成瘾戒治中心被爆出使用电疗,虐待来使网瘾孩子戒网瘾,在这种恶性事件爆出后,还有家长花大钱把孩子送到戒网中心继续治疗。

(2)2019年豫章书院虐待学生来让学生听话,帮助家长教育不听话的孩子这种现象有一次被一个b站up主爆出,源视频播放1500多万次(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b站自行查看)。可笑的是,在豫章书院被关停后,还有一些家长为书院争辩“你把书院关了我把孩子送到哪去?”“孩子就需要管教”这种话让人难以置信。

这只是一些知名的大事件,在中国这种问题少年托管学校多得数不胜数,虐待事件也只是冰山一角。很多家长只想着让孩子听话,不去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不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总是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对于屡教不改的孩子殴打责骂。到最后孩子越来越叛逆,父母没办法又把孩子送到托管学校,在托管学校中又是更严重的打骂责罚。这种模式是治愈孩子吗?这是一步步的摧残。

在中国有很多问题少年,他们是一群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理解和关爱的人,像影片中的莫昂奇那样,他们中间不乏一些天赋异鼎的孩子,只要父母和老师有耐心,有爱心,愿意去倾听他们,帮助他们,教导他们,引导他们,他们也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才。不要再一开始就把他们定性为无可救药,不要一开始就想着通过体罚强迫他们就范,只要你找到打开他们心门的钥匙,他们内心的善良纯真都会慢慢出现。

4、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这句话是《哪吒魔童降世》中申公豹告诉龙太子的话,在这部影片中我又一次体会到了这句话所表达的深意。校长他们对孩子们责罚打骂是因为在他们心中对这些问题少年有成见,他们认为这些孩子不可救药,不要指望他们会乖乖听话,通过严厉冷酷来逼迫他们就范是最好的办法。这句话在电影中的最佳体现就是蒙东的故事,他没有偷钱,但是校长对蒙东的成见让校长认为只有蒙东会干出这种事,把他交给了警察。甚至于在事实证明蒙东没有偷钱后,校长还说:他早晚都会这么干的,是不是他干的都不重要了。这种成见之深可见一般。“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摒弃成见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

整个影片有人性的光辉,也有生活的无奈,最重要的是对我们的教育意义: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纯真善良,就算暂时失去了翅膀,只要我们耐心关爱,不要放弃,坚持指导与帮助,他们终会长出翅膀,翩翩飞翔。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4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篇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我在某本书里看到过这部影片名,但没有看过这部电影,所以我满怀期待的看了电影。

这部影片主要讲的是,曾经是一位音乐家的马修老师,来到一所教养院当代课老师。这所教养院的学生很顽皮,而这里的老师和院长都很冷酷、冷血、古板,只要学生犯一点错,就要受到惩罚,而且是全体惩罚。马修老师想改变现在的状况,于是创建了合唱团,老师,发现了一个叫莫翰奇的男生对音乐很有天赋,让他当了独唱。这时,来了个转学生叫蒙丹,刚入学没几天就被当作小偷抓去了警察局,再次回到学校没几分钟就又被抓到警察局。在影片的最后,他把教养院给烧了。当院长看到教养院被火烧的。幕时,就吐露出了心中所有的想法。虽然这时所有的学生都平安无事,但最后院长把马修老师开除了,还不让学生们和马修老师进行道别,但他们用纸飞机送别了马修老师。马修走的时候,一个叫贝尔诺的男孩跟着他一起走了。

看了这个影片,我一直有个问题,为什么取名为《放牛班的春天》?后来我明白了:春天指的是马修老师,放牛班指的是合唱团,是马修老师感染了教养院里的所有人,所以他是学生们的春天。

在这部影片中我认识了很多人,比如:宽容、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马修老师,一心想着升官发财的院长和调皮的学生们。

这个影片没有太华丽的背景,但是很让人感到温暖,也很感动,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5

努力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贵人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看看你经过的路上,孩子们迷了路,向他们伸出手,拉他们一把,步向往后的日子,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中的热忱,荣耀之巷……”看完电影,这首《vois sur ton chemin》依然在我耳畔回响,莫朗干净的嗓音,澄澈的眼神在我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虽然我的教育旅程已接近尾声,但这部影片仍引发我深思与反省,马修老师是“溏底”的贵人,我也想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我应该这样做:

一、用真心交换真心

所谓真心交换真心,就是老师用心去关爱学生,学生一定能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并会用行动回报老师的真心。近十年来,我一直教一年级,孩子们很好动,根本管不住自己,甚至出现第一个叛逆期。刚开始我对他们非常严厉,却忽略了“过犹不及”。我换了一种教学方式,放下身段和他们肩并肩,说说心里话,不时夸夸他们,我渐渐发现那些“个性”孩子的改变。

二、用爱和智慧软化坚硬的心。

面对犯错的孩子,一味地粗暴指责,只会教会孩子以暴制暴,在孩子心里埋下阴暗的种子,马修老师音乐软化了孩子的心,抹去了孩子们心中的尘埃,给孩子们带去了希望和光明。

三、用耐心擦拭尘埃

在与学生相处中,学生是有思想的个体,不可能一切按照老师希望的来,这时需要老师多一点耐心,多一份坚持。班上有一个这样的学生,他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有所进步,过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的样子。如果我们继续斥责他,恐怕只会抹杀他心中仅有的一点愧疚。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对待他呢?耐心,对,就是多一点耐心,多听听他的心声,对他的行为不要妄加指责,让他在我们耐心的呵护下,逐渐抹去心中的尘埃。

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用真心交换真心,用爱和智慧软化坚硬的心,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希望孩子能够

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34639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