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备考比例法(2)
A.所有优秀的计算机技术专家是互联网公司的高管
B.有些优秀的计算机技术专家不是互联网公司的高管
C.所有优秀的计算机技术专家都不是互联网公司的高管
D.某一位优秀的计算机技术专家不是互联网公司的高管
解析:C。根据题干可知命题形式为有些是,问有些是为真,什么必定为假,找有些是的矛盾即可,即所有非,即选项C。故选 C。
【例2】桌子上有4个杯子,每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啤酒”;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有可乐”;第三个杯子:“本杯中没有咖啡”;第四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啤酒”。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
据此,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啤酒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可乐
C.第三个杯子中有咖啡 D.第二个杯子中有可乐
解析:C。第一个杯子和第四个杯子上写着的话互相矛盾,必定一真一假,由“只有一句是真话”可知第二个杯子和第三个杯子上的话为假话。第一个杯子和第四个杯子上的话无法确定真假。由第三个杯子的话为假,可知C项为真。
在直言命题中更为重要的题型就是真假话问题,通过上面这道题,我们可以发现在解决命题的真假话问题时,掌握三步法——1、找矛盾;2、绕开矛盾,确定其他话的真假;3、回到矛盾确定矛盾的真假。
国考行测问题
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是我国古算书《孙子算经》中著名的数学问题,这种题型在行测考试中也非常常见,通过总结题型特征及解题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决此类题型。
例1.今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解析:
方法一,题中已知鸡和兔的总只数和总脚数,可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设鸡有x只,兔有y只,则有:x+y=35,2x+4y=94.解得x=23,y=12。
方法二,可利用假设法求解。假设35只动物全是鸡,则会有35×2=70只脚,但实际上有94只脚,多了24只脚,说明还有兔,有一只兔,多两只脚,所以有24÷2=14只兔。35-14=23只鸡。
提醒大家,除了鸡兔同笼的典型题目,各位考生也要注意,对于此类“存在两个等量关系,且其中一个等量关系为两个主体的和”的问题,我们均可以利用方程法和假设法两种方法进行求解。
例2.小明参加一次数学竞赛,试题共有10道,每做对一题得10分,错一题扣5分,小明共得了70分,他做对了几道题?
解析:假设小明10道题全做对,则能得100分,但实际上只得了70分,少了30分,说明有题做错,做错一题,少得10-(-5)=15分,所以做错了30-15=2题。做对了10-2=8题。
牛吃草 行程问题中有一类特殊的问题,即牛吃草问题,其典型例题如下:
例1.牧场上一片青草,每天牧草都匀速生长。这片牧草可供10头牛吃20天,或者可供15头牛吃10天。问:可供25头牛吃几天?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不管有多少头牛,原有的草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原有草量来列方程求解。设草每天生长的量为x,每头牛每天吃草量为1,可供25头牛吃t天。则(10-x)×20=(15-x)×10=(25-x)×t。由前两个式子可得x=5,代入后两个式子中可得,t=5.
对于牛吃草问题,大多具有以下特征:①排比句式、②有固定量,且固定量受两个因素的影响。提醒大家,对于此类问题,要抓住其题型特征,以后遇到类似题目,即可迎刃而解。
例2.某招聘会在入场前若干分钟就开始排队,每分钟来的求职人数一样多,从开始入场到等候入场的队伍消失,同时开 4 个入口需 30 分钟,同时开 5 个入口需 20 分钟。如果同时打开6 个入口,需多少分钟?
解析:设每分钟来的求职人数为x,每个入口每分钟进入的人为1,同时开6个入口,需要t分钟。则(4-x)×30=(5-x)×20=(6-x)×t。由前两个式子可得x=2,代入后两个式子中可得,t=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