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2)
3.认知策略的学习:学习者借以调节他们自己的注意、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比如:如何集中注意力,如何提高记忆力。【怎么学】
4.动作技能的学习:又称运动技能,如从入学儿童学习使用铅笔和纸写字到学习绘画、唱歌、舞蹈、打球、竞走等都属于动作技能的学习。【怎么动】
5.态度的学习: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种状态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怎么看】
二、区分
1.言语信息VS智慧技能
言语信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智慧技能: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2.智慧技能VS认知策略
智慧技能:运动概念、规则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
认知策略:通过调节、监控来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
三、牛刀小试
1.小萌通过上作文课,学会了怎样写议论文。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种学习属于( )。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态度 D.认知策略
1.【答案】B。解析:智慧技能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用以对外界的符号、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学会怎样写议论文”,属于智慧技能。
2.小林在数学课上,掌握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面积=底__高/2)以后,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是S=1/2(上底+下底)__高。这属于( )。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态度
2.【答案】B。解析:智慧技能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用以对外界的符号、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小林学会了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学会了怎样解决外部问题,是智慧技能的学习。
3.初三的清清在语文课上,学会了“SQ3R”的读书方法,并用这套方法进行阅读,一段时间后,阅读效果提高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属于( )。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态度
3.【答案】C。解析:认知策略的学习是指学习者借以调节他们自己的注意、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清清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并提高了阅读效果,是对自己的内部认知过程进行了调节,因此,这属于认知策略。
教师职业的发展历程
一、非职业化阶段-原始社会-兼职教师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并没有独立的教育场所学校出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教师更多的是由部落里的长者一边进行劳动,一边讲知识,手手相授,口口相传。这时并没有专门进行教育的教师,而是以兼职的形式出现。
二、职业化阶段-古代社会-专职教师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在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进行教学的场所私学,因此教师也成为一份独立的职业而出现。例如我们熟知的“万世师表”孔子,他被誉为首创私学,以教育学生为谋生的手段和人生的追求,更多的以专职教师的身份出现在历史长河中。
三、专门化阶段-近代-师范教育
在古代社会,虽然教师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但并没有一些明确的准入门槛和学习要求。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人口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随着提高,所以师范教育的出现时教师专门化的标志。1681年,法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是世界师范教育的开始。而中国在1897年,清政府开办南洋公学,这是中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也是中国走向教师专门化的标志。
四、专业化阶段-现代-专业标准
随着世界各国对教育事业的愈发重视,逐渐提出了教师行业鲜明的专业标准,并给予了相应的专业地位。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到: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而1994年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都体现了教师职业进入了专业化阶段。
【牛刀小试】
【单选题】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在官府,以吏为师按照教师职业的历史发展,这属于教师职业的( )。
A.非职业化阶段 B.职业化阶段
C.专门化阶段 D.专业化阶段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在官府,以吏为师。教师都由官吏兼任,官师一体,还没有专门从事教师的老师,因此属于非职业化阶段。A项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