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常考的关于核心的知识点

关键词: 教师编制常考的核心的知识点,教师,编制
美婷0 分享 时间:

你还在为教师编制不知道考什么发愁吗?你还在为收集考试资料忙忙碌碌吗?你还在为一堆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发愁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教师编制常考的关于核心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教师编制常考的关于核心的知识点

1. 孔子学说的核心:“仁”和“礼”

2. 教育工作的核心:教育目的

3. 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

4.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5. 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等。

6. 制度化教育的核心标志: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7. 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学制

8. 教师形象的核心:教师的文化形象

9.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热爱学生

10. 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

11.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12. 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

13. 课程资源的核心:教材

14. 课程计划的核心内容:课程设置

15. 师生关系的核心:教育关系

16. 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教学质量管理

17. 班级管理的核心:学生的发展

18. 班级的核心和动力:班主任(班集体的组织者)

19. 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班主任

20. 创造性的核心:创造性思维

2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

22. 智力的核心:思维力

23. 元认知的核心成分:元认知监控

24. 意义学习的核心:概念学习

25. 一般能力的核心:抽象概括能力

26. 态度的核心成分:情感成分

27. 品德的核心:道德认知

28. 个性的核心:性格

29. 性格的核心:性格的态度特征

30. 效度的核心:是结构效度

31. 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和核心:课程改革

32.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33. 新课改的核心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34. 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35. 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36. 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独立性

37. 教师角色的核心特征:促进者

3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学生的经验与生活

39.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爱与责任

40. 教师的天职和道德核心:教书育人

41. 师德的核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4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问题:确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教师编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知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动态的,主观性的,因此你以为你现在学的知识是真理,然而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绝对存在的真理。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知识需要在实践生活中运用和创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对这些命题都会有同样的理解,因为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每个人的对知识的理解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学习历程不一样,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学生观

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2.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性的经验,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所以,在具体问题面前,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形成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理解往往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可以理解为:学生来上课前其实在生活中已经有过相关的生活经验,是有一定的基础,这是丰富性。然而每个学生因为生活经验、学习环境等等的不同导致每个人对一件事物的理解不同,这是差异性。

因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三、学习观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们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主动去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和我们新课改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类似。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学习者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学习时需要加强与他人的合作,其实就是提倡合作学习。

3.学习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情境性的认知观点。知识存在于具体、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不是一套独立于情景的知识符号,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人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某种社会实践的参与而逐渐掌握有关的社会规则、工具、活动程序等,形成相应的知识。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可以进行情景教学,去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在问题中思考,在问题中动手操作,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20329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