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识点(2)

关键词: 教师考试知觉特性知识点,教师,考试
美婷0 分享 时间:

美育,又叫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奸商没、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通过美育的概念可以得知:美育的内容包括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教育美育(科学美育),因此美育途径也主要从美育内容方面着手,包括三条途径:(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2)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3)通过日常生活进行美育。2、美育在能力方面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其中最高层次的是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动力作用,可以协调各育的发展。

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各育的发展,是各育的实践基础。

全面发展教育中五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在备考教师招聘考试时,考生可以从上述几方面进行理解记忆,主要做客观题型备考。接下来,我们结合练习题进行巩固提升。

1.向学生系统用的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这属于对学生( )。

A.体育方面的要求 B.智育方面的要求

C.德育方面的要求 D.美育方面的要求

【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智育的主要任务是:(1)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2)培养学生形成基本技能;(3)发展学生的智力(根本任务);(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学习的精神,故本题选B。

浅谈教学原则

一、考情感知

教学原则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考查形式比较灵活,客观题和主观题都会有所考查。客观题的考查以理解为主,比如给一个例子然后问体现了什么原则;主观题一般会考查某一个原则的贯彻要求。因此考生在这一块儿应该做两手准备,即在识记的基础上进行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剖析各个原则。

二、理论解析

(1)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含义:既教科学知识又对学生进行德育。

理论体现: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例子:张老师在讲解圆周率的时候,还突出强调祖冲之对我国的数学贡献,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含义:既强调学习理论知识,又强调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

理论体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例子:刘老师在讲完长度单位的换算之后,让学生回家之后测量桌椅板凳的高度

(3)直观性原则

含义:通过各种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理论体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例子:张老师在讲解到地球自转一课时,给学生拿来地球仪进行地球自转原理的演示

(4)启发性原则

含义: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觉的掌握知识。

理论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例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含义:教学时要遵循知识的顺序和学生认识的发展的顺序。

理论体现: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例子:数学老师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的顺序,会先讲解平面几何,再讲解立体几何。

(6)量力性原则

含义:教师教学时,教师讲解的内容不宜过难或过于简单。

理论体现:最近发展区

例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

(7)巩固性原则

含义: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

理论体现: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例子:一个人如果学习不复习就好像把流水泼到筛子上一样—夸美纽斯

(8)因材施教原则

含义: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理论体现: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例子:西邻五子

三、难点剖析

直观性原则VS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共同点:都体现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不同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强调更好的运用知识;直观性原则强调更好的理解知识。

(1)一位地理老师在讲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时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假如我们想从太阳到地球去,乘坐火箭用三年时间,乘坐超音速飞机用十五年时间,这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2)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用分12个馒头来计算如12÷2=6,12÷3=4,这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教学原则的解释,希望对于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195387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