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观后感手抄报,长征手抄报模板 简单漂亮
推荐文章
长征观后感手抄报目录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壮丽史诗,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远征。长征观后感,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长征的历史背景、历程和历史地位,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英雄们的坚忍不拔和无私奉献。
。
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一次伟大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生死考验。在长征中,红军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和人员损失,但他们没有丝毫动摇,始终坚持革命信仰,坚持革命斗争,最终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完成了长征的历史使命。
。
长征过程中,红军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他们为了民族解放而不惧牺牲,不惜一切代价,最终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种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英雄们的伟大和可贵。
。
长征是中国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长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已经深深地铭刻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长征观后感,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长征的历史背景、历程和历史地位,也让我更加珍视中国革命的历史,更加珍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
。
总之,长征观后感,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更加珍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也更加坚定了我为中国革命事业而奋斗的信念。"。
重走长征路缅怀革命先烈手抄报 重走长征路手抄报

重走长征路重温长征故事手抄报
重走长征路重读长征故事手抄报
《重走长征路》行走的路上重走红军路手抄报重走长征路手抄报重走长征
重走长征路爱国小报手抄报word模板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手抄报图片
关于纪念红军长征手抄报-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手抄报 爱国手抄报 重走长征路是位于奉化海滨的一处革命传统教育
我跑长征路天天有进步手抄报 重走长征路手抄报
重走长征路重温长征故事手抄报
重走革命路征作爱国红手抄报重走长征路手抄报
重走长征路悟长征精神手抄报 重走长征路手抄报
重走长征路重温长征故事手抄报
重走长征路缅怀革命先辈手抄报 重走长征路手抄报
重走长征路思维导图手抄报word小报模板
铭记历史重走长征路的手抄报 重走长征路手抄报
长征手抄报模板 简单漂亮

长征手抄报内容:光辉岁月
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领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到达蒙古与军领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部队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三大主力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保存了力量约3万人。
同年年底,红四方面军部分主力(约一半)加上红一方面军红五军团组成“西路军”,约两万人,在虎豹口度过黄河之后,向甘肃河西地区前进,打通对苏联的国际交通线失败,全军仅剩四百余人,在李先念等人的带领下,到达新疆星星峡,被新疆军阀盛世才缴械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