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压力缓解方法(2)

关键词: 考研压力缓解方法,考研,压力
美婷0 分享 时间:

(2)通过专门的训练,切实提高数学的解题能力,做到面对任何一道题都能有条不紊地一步步展开分析和运算,考生数学的同学一般都会有过这样的体验,自己没有做出来的题,经别人一说,马上就能恍然大悟,这就是解题能力不强所致,而并不是全然不会做,其实往往就是某一个或两个关键环节没有突破,形成卡壳。

因此要突出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重点考查。20__年考研数学的大多数试题的入口都比较宽,起点不高。选择题和填空题都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基本方法出发设计命题;解答题在考查考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的重点考查,并达到了必要的深度,构成考研数学试题的主体,让不同层次的考生都能展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近年考研数学各卷全面考查基础知识,试卷的覆盖面有所提高,每章节都有题目考查,有效地提高了内容效度。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全面,但不刻意追求知识点的百分比,突出重点,即重点内容重点考查。题目体现教学重点,既保证一定的比例,又保持应有的深度,试题难易适当,不出偏题、怪题和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20__年的命题中在考查知识的同时,继续加强能力的考查。力图通过数学科的考试,不但能考查出考生数学知识的积累是否达到继续学习的基本水平,而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测量出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已有的和潜在的学习能力。

首先是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其次是运算能力。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运算技能的结合。要求考生能够理解算理,会根据法则、公式、概念进行函数、方程、向量、矩阵、随机变量等的正确运算和变形;能分析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

最后还有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应包括根据条件画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根据图形特点和题目要求对图形进行分解变形。

数学试卷对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对课程内容能够融会贯通,把重点放在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上,放在运用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命题中尽量避免刻板、繁难和偏怪的知识考查,避免死记硬背的内容和烦琐计算。突出以能力立意,特别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灵活应用。提高对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增加思考量,控制计算量,要求考生抓住问题的实质,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检、组合、加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试题注意研究试题的能力层次要求,设计出不同解题思想层次的试题,使善于知识迁移和运用思维块减缩思维的考生能用敏捷的思维赢得时间,体现其创造能力。目的是引导教师、学生在教学和复习中把精力放在理解、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上。这样的试题,不同于知识型的试题,能力型的试题没有固定的模式,难有现成的方法和套路可以套用,思维水平要求较高,不强调死记硬背和解题技巧,思维容量大,运算量较小,能有效展示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造意识,完成这样的试题需要一定的能力素质,依靠“题海”和大运动量的操练是难以奏效的。不少考生还不十分适应,这是部分考生考试成绩偏低、感觉试题较难的原因所在。

最近两年经济类和理工类的考研数学试题通用性较高,因此数一和数二的考生复习时可适当降低难度,而数三和数四的考生应该适当提高复习难度。从这几年数学考试情况来看,有很多考生表现出了很高的数学造诣和较强的数学能力,但整体得分较低,说明考生的基础还不够扎实,学习和复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推理论证能力没有达到要求。其次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处理应用题和证明题的能力。考生对常见的试题类型和知识点得分情况较好,对大纲中要求的但在以前考试中出现频率低的试题和内容,特别是一些立意和形式新颖的试题,得分情况就不好,说明考生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有应试倾向,不利于考生能力的全面发展。还要注意综合题目,因为在教学中,各部分内容是单独讲的,综合训练的时间较少,而研究生考试更多是多个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要彻底理清各章的关系和各个知识点的联系,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另外运算能力不过关,会而不全,算而不对的情况在试卷中很常见,线性方程组解错、导数求错、积分公式记错、分布列写错等,这也是考生在学习和复习中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考研数学应该怎么学

一、学习阶段划分:

基础阶段 复习(3月~6月)

强化阶段 熟悉题型(7月~10月)

提高阶段 查缺补漏(11月~12月15日)

冲刺阶段 保持状态(12月16日~考试前)

二、参考书目 :

必备参考资料:

数学考试大纲

《高等数学》同济版:讲解比较细致,例题难度适中,涉及内容广泛,是现在高校中采用比较广泛的教材,配套的辅导教材也很多。

《线性代数》同济版:轻薄短小,简明易懂,适合基础不好的学生。《线性代数》清华版:适合基础比较的学生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浙大版:基本的题型课后习题都有覆盖。

历年真题

三、复习规划

1、基础阶段,复习(3月~6月)

学习目标:根据去年考研数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对应章节系统复习,打好基础,特别是对大纲中要求的三基 ——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要系统理解和掌握。完成从大学学习到考研备战的基础准备。

复习建议:这一阶段主要的焦点要集中精力把教材好好地梳理,要至始至终不留死角和空白,按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对应章节复习,另外按章节顺序完成教材及相应的配套练习题,通过练习检验你是否真正地把教材的内容掌握了。由于教材的编写是环环相扣,易难递进的,所以建议每天学习新内容前要复习前面的内容,按照规律来复习,经过必要的重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重视基础,长期积累;基础阶段重视纵向学习,夯实知识点。

2、强化阶段 熟悉题型(7月~10月)

本阶段是考研复习的重点,对成败起决定性作用。大体可以分两轮学习。

第一轮暑期强化:7 ~ 8月

学习目标:熟悉考研题型,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分清重难点,让复习周期尽量缩短,把握整体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定理公式和解题技巧

复习建议:参加__学习,根据老师辅导讲义认真研读,做到举一反三。这一时期大课老师所教学的例题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归纳,可以说会更准确、更有针对性。在学习过程中对重点、难点一定做笔记,便于下一轮复习。

第二轮秋季强化:9~10月

学习目标:通过真题讲解和训练,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和技巧,达到实际考试的要求

复习建议:根据老师课堂所讲真题课后进行专项复习,对考试重点题型和自己薄弱的内容进行攻坚复习,达到掌握,不留空白和软肋,让训练达到或稍微超过真题难度。

3、提高阶段 查缺补漏(11月~12月15日)

学习目标: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保住自己在前两个阶段的成果。1、通过对以往学习笔记的复习掌握考试要求;2、进行高强度(高于考试强度)的冲刺题训练,进入考试状态,达到考试要求。

复习建议:建议考生要做到:1、通过做题进行总结和梳理(做题训练应当重点放在按考试要求的套题);2、复习教材和笔记进行必要的记忆,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理进行记忆,尤其是平时不常用的、记忆模糊的公式,经常出错的要重点记忆;3、开始进行模拟试题或者真题的实战演练,在这个过程中,注意答卷时间的分配,重视考场心态的调整。

4、冲刺阶段 保持状态(12月15日~考试前)

学习目标:考前重点题型,应考技巧训练,保持状态

复习建议: 多看之前做过的真题,并将自己整理的笔记或总结的重点习题再仔细看看,更佳提高针对性,加深记忆。在此基础上,按照考试时间去做一些强度不太大的模拟题或是真题,保持手感,以免到了考场思路断电,手生。同时还要调整心态,积极备考,以良好的状态到考场。

四、建议学习时间

每年硕士研究生入学数学考试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上午,故建议考生们将数学的复习时间安排在每天早上9:00~12:00(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但此时效果比较好)。每天至少应安排花2.5-3个小时来复习数学,其中基础阶段要用1.5-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理解掌握概念、定义等,用1个小时左右来做习题巩固。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同学建议每天再加1个小时的复习时间用来做习题并总结。

254513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