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心得读后感600字(2)
这本书实际上是于丹对《庄子》一书的读后感,她用心地研究《庄子》,通过解读庄子中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结合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循序渐进的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逍遥得自在。这是一种超理想的境界,需要我们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于丹的《庄子心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让我在享受读书这个过程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思考,着实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
于丹在书中将庄子的境界和眼光呈现给我们,教我们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环境中,应该用心智、感悟、逍遥、看得开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样才能超脱与释然。但是现在的人们,也包括我自己,谁能具备这样的心态呢?我们常常被功名利益所牵绊,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迷迷茫茫,急功近利,在奔波忙碌了一天之后,即使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内心世界却依然空虚,觉不到半点快乐。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被小事所困,与周遭的人也难免有些小疙瘩、小摩擦。可细细想来,其缘由无非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有时甚至只是为了逞一时之快。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质询自己的心,是否真的有必要强迫自己做一些不愿意、不快乐的事情?我们应该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不和他人攀比,不效仿别人的行为,不盲目的追随流行,试着用庄子的大境界来指引自己,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
于丹在书中还提到了一个动态平衡的问题,自行车如果静止摆在那儿的时候,得靠车支架才能立住,两个轮子是立不住的。但是骑起来以后,两个轮子就可以行进,为什么呢?因为它在动态中保持了平衡。动态平衡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世界在前进,而我们原地不动时,我们会感到失去心理的平衡,尤其是在应对各种挑战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断学习,与时俱进,那么这种平衡便很容易达到。我们可以多读书,多接受新的信息,让自己与时代的前进保持同一个步调,发展和提高自己,开阔自己的眼界,更好的认识自己、涵养自己,通过这样的方式,或许也更容易获得庄子的大境界吧。
读完于丹的《庄子心得》,心灵中仿佛注入了一股清泉,感觉收获颇丰。只要我们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不随波逐流,并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获得超越自我的成功!
以上,就是可圈可点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庄子》读书心得体会全部内容,可圈可点一直关注学习资料,为大家提供优质文章,更多内容请各位同学持续关注可圈可点。
庄子心得读后感600字5
去年的暑假我读了《于丹论语心得》,收获很大,今年的暑假我又拿起《于丹庄子心得》,慢慢品读,收益非浅。似乎感悟到了生命的本原。
给我启示最大的是于丹关于《庖丁解牛》的新解。
《庖丁解牛》,节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描述了庖丁在解牛时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而他的刀十九年还像新的一样。庖丁解牛,如果引申一点,也可以说是一个人怎么达到对人生的掌控,庖丁解牛也是不断进步的:先是目有全牛,三年后目无全牛,最后是神遇全牛而游刃有余。人生的掌控,最高境界不也是从有到无到游刃有余的过程吗?先是规划人生,但未免有点像站在山底去规划登山的路径,显得路途遥远,容易迷失方向,所以要有一种“无”的精神,能够超越山的最高处,才能最终将“有”和“无”结合起来,达到“神遇”的境界,既能超脱一切而又能顺应一切,顺其自然地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合到无限的最朴素而且最本初的生命大道中去。
《于丹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这种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逍遥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种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是一种“无”的境界,“归零”的境界,需要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而且更需要时间,因为“悟”本身是一个过程。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们就会逐渐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如果没有大境界的指引,我们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样,用刀乱砍筋骨而损坏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和利所扰,在社会中被五颜六色,纷纷纭纭的表面现象所惑,不知不觉地浪费我们宝贵的生命。
另外, 《于丹庄子心得》还着重描述了内心的力量,强调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第48页)。 “天生我材必有用”, 每个人都能与天地共往共来,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既不能自卑,也不能自傲,而是自知,这样我们就能够凭借健全的内心,在自知的基础上时时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强调了人必须认识社会,顺应社会。一方面在生命原则上坚持大境界的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达和顺应变化万千,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外化而内不化”, 和光同尘,获得一个游刃有余的人生境界,生命境界。
庄子心得读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