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纪事2022》有感心得(2)

关键词: 闽宁纪事有感心得,闽宁纪事心得,闽宁纪事
泳潼0 分享 时间:

扶贫攻坚,责行并重,党员干部必须担当、统筹有序,时刻坚持知难而进、愚公移山的豪情锐气,冲锋陷阵、穷思尽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强大力量,让社会扶贫成为常态化,举全力推进扶贫攻坚。

《闽宁纪事2022》有感心得6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收官冲刺的时刻,但脱贫攻坚的冲刺不能像马拉松那样大步冲,也不能像百米疾步冲,而是要像竞走那样稳步冲,要提高速度的同时,保持姿态、动作规范,蹄疾步稳跑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提高“前进”速度。当前脱贫攻坚仍有一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需要攻克,而距离完成任务目标仅有不到8个月的时间,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又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紧迫感和责任感,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时刻树牢责任担当,该带头冲锋的时候就决不能左顾右盼,该拍板决策的时候就绝不能瞻前顾后,要尽其所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和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下好脱贫攻坚“先手棋”“多手棋”,切忌思想上存有“观望心态”,一味“等靠拖要”,严格保证脱贫成效稳中有进,在担当作为中当好群众的主心骨,让群众的生活更有盼头、有奔头。

保持“精准”姿态。竞走这一运动项目有许多动作要求,例如双脚不能同时腾空、支撑腿必须伸直等,一旦违反动作要求,将被予以警告或取消比赛资格。而对于脱贫攻坚来说,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就是规定的动作要求,需要一以贯之、常抓不懈。各级各部门要坚持“精准”导向,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改革现行扶贫思路和方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输血”为“造血”,变“给鱼”为“授渔”,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一系列问题,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

严守“行为”纪律。严守党的纪律规定是脱贫攻坚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必然要求。跑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程,党员干部要始终严守行为纪律,保证动作规范。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扑下身子去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多方位、多渠道了解脱贫攻坚存在的突出难题,想法设法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项帮扶工作。要不断提高站位,坚定理想信念,把党规党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把每项脱贫攻坚工作做深做细,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取信于民。

《闽宁纪事2022》有感心得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回溯八年脱贫攻坚历程,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帮助6000多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完成了人类史上的又一壮举。在目标任务达成之际,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脱贫攻坚解决的是绝对贫困问题,一部分脱贫户仍在现行贫困标准线上徘徊,抗风险能力不足,返贫风险极大。对此,必须更加重视“防返贫”,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

全域评估返贫风险“清底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脱贫攻坚虽然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由于致贫原因千差万别,一些贫困户返贫风险客观存在,尤其是现行贫困标准“巴边儿”脱贫户返贫风险最大。如果这些脱贫户脱贫后又返贫,势必削弱党委政府公信度、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此,在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要及时对脱贫攻坚成效进行“回头看”,对脱贫户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结合脱贫户致贫原因,模拟最坏的情况发生下,根据现行贫困标准,对脱贫户短期、中期、长期返贫风险进行预判,有效评估脱贫户返贫风险指数,并根据返贫风险指数进行分级分类精准归档、管控,做到全面掌握情况、不漏一户一人。

全力帮扶重点对象“补短板”。

从一般规律看,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大规模返贫概率极低。当前,关键是要防止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返贫,这是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的重点任务。党中央明确提出,“要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也是充分考虑到了部分贫困户存在返贫风险的实际问题,对保持政策延续性作出明确规定,为各地“防返贫”提供了政策保障。对于地方党委政府而言,要更加注重优化帮扶资源配置,根据脱贫户返贫风险指数,推动帮扶政策、帮扶资金、帮扶力量精准分配、有效供给,全力帮扶重点对象“防返贫”,最大程度提升“防返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常监管”。

从扶贫实践看,贫困户致贫原因具有多样性、隐蔽性、可逆性特征,有的是因病、因残等客观原因致贫,有的是自身懒惰、观念落后等主观原因致贫,并且致贫原因往往交织转化,这些现象既为脱贫攻坚增加了难度,同样也为“防返贫”增加了难度。当前我们正处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效“防返贫”阶段,要注重用好制度化手段,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既抓重点对象帮扶,又抓全域动态监测,强化区域性整体监测,推动省市县乡村五级建立相应动态监测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志愿者、帮扶干部、群众的作用,持续跟踪脱贫户收入变化情况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落实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精准帮扶,动态清零。

大抓乡村经济发展“培元气”。

发展才是硬道理。当乡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村民生活质量水平都得到较大提升,返贫风险也就会自然化解。客观来讲,脱贫攻坚战打响的八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向乡村基层,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多来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同步推进、相互促进,也为乡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善于用好现有优势条件,按照党的十九届-的部署,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是以乡村产业培育壮大为引擎,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以乡村整体性发展带动脱贫户持续增收致富。

《闽宁纪事2022》有感心得8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疫情防控,中国人民手连手众志成城、青年干部心系心奉献无私;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创新发展,青年干部都要担当好使命职责,书写好壮美新篇。作为一名基层青年组工干部,学-新年贺词,践行新时期使命担当,在基层既能“吃苦”、又能“品甜”,才能得出发展“真滋味”。

在基层吃得勤勉砥砺“苦”,披荆斩棘向前。

2020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疫情防控“一个螺丝不能松”,还是打通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都体现着坚守与付出。“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作为青年组工干部,更应该从2020年的经验成果中汲取精神能量,把基层作为工作耕耘的“广阔田野”,扎根深入,勤勉躬行,为新的一年把基层工作做得更好、更牢、更有力而不懈奋斗,能“流汗”、能“吃苦”,攻坚克难、打通问题。

在基层品得为民奉献“甜”,矢志初心不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不改的初心信念,是红色基因永续传承的坚实内核,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作为青年组工干部,要在基层工作中“弯得下腰”,为人民奔波付出就是最甜的,解决人民难题看百姓露出笑脸就是最幸福的,只有把为民初心落实到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才能让基层组织工作涌活人民的“新活力”,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在基层获得发展担当“真”,继续乘风破浪。

“长风破浪正此时”,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处,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惟有在基层锻炼发展自己,成长为合格的“组工担当”,才能符合时代要求与发展需要,在高质量发展、高效率落实中乘风破浪、勇立潮头。广大青年组工干部应该把基层工作作为“磨刀石”,迈开双腿、竖起耳朵,通过实践和民声来改进自己的工作思维与方式方法,把组工发展作为乡镇“日常”,努力成为乡镇基层的“活跃因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民辛苦为民甜。”只有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昂扬为民服务的信念,才能在实干作为中写得真章,展现青春的坚实担当。

《闽宁纪事2022》有感心得9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这铿锵有力的八个字,饱含习近平主席对新一年的殷切期盼。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应当按照习近平主席的期望与要求,燃起坚定的奋斗信念,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奋斗无止境,要用决心筑牢奋斗的根基,用初心践行奋斗的意义,用恒心完成奋斗的梦想,绵绵发力、久久为功,将“奋斗”化虚为实,接续谱写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华丽篇章。

下定决心,立稳脚跟,让奋斗的根基更加牢固。

决心是改变的源头力量,在脱贫攻坚战中,中国共产党正是坚定了“愚公移山志”般的决心,量化攻坚任务,在泪与汗中砥砺奋斗取得了不朽的成绩。“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基层工作是所有工作开展的根基,刚接触基层工作的我在田间地头的穿梭中深深体会到做好基层工作如同“小蚂蚁啃大骨头”——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基层干部一定要下定扎根基层的决心,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在家长里短的交流中摸察民意,在田间地头的穿梭里强筋健骨,在基层一线的工作中迅速成长。同时,我们必须坚定攻坚克难的决心,燃起“啃下硬骨头”的信心,才能在推进新的工作开展中立稳脚跟,量化任务,规划蓝图,完成使命。

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给予奋斗不竭的精神动力。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我们必须永远不忘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源泉,作为基层干部,我们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必须从思想到行动上始终贯穿“为民”二字,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终生不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每一段旅途中披荆斩棘,给予奋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一步步走向胜利的彼岸。

树立恒心,坚韧不拔,给奋斗插上克服万难的翅膀。

“山溜穿石”不止因其力量,更因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磨杵成针”不止因其力度,更因其坚持不懈,持续发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80多年前,我们的前辈夜渡滔滔于都河,脚踏万里长征路,用生命绘出改变中国前途命运的史诗。“唯有风雨兼程,才能无愧于人民重托,才能让我们的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基层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周期长,成果收效慢。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必须要有一颗坚定不移的恒心,用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贯穿工作始终,牢牢遏止各种退缩软弱之风,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击退“狂风骤雨”。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新的一年仍需不断奋斗,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用奋斗去填满,祖国的伟大复兴需要用奋斗去实现。我们要用决心谱好奋斗的开篇词,掌稳方向的舵盘;用初心贯穿奋斗的始末,连接繁茂的根与叶;用恒心谱好奋斗的高潮部分,荡出波澜壮阔。

14154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