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阅读心得作文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语故事阅读心得作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成语故事阅读心得作文1
《成语故事》是我们小学六年级时学校的一本课外书,虽是本课外书,但绝不比语文教科书逊色,内容不仅十分有趣,而且能学到许多成语。
在这本书中,每个成语都有一个小故事,并且其语言十分通俗易懂。不像《成语字典》里那样深奥,让人摸不着头绪。就拿“老马识途”来说吧!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天渐渐地暗下来了,刺骨的寒风吹得士兵们瑟瑟发抖,像点火取暖,可是带去的火种,早已被风吹灭了。好不容易把队伍聚拢在一起,挨到天亮,查看人马,已零散不全了,而且,个个士气沮丧,情绪低落。管仲觉得在这样下去,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急忙传令,赶紧寻找出路,可是走来走去,总是走不出迷路,大家都慌张恐惧到了极点”这短短的一段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齐军的处地,几乎陷入了绝境中。
还有,在“自食其果”中:“这是丘浚手里正好拿着一根拐杖,一气之下,就在和尚头上重重地敲打了几下,说道:‘照你这么说,打你就是爱你,不打你倒是不爱你了,所以我只好打你了,请你原谅吧!’”这段话中的每一个字都充分体现出了那和尚的自作自受。
再来便是故事下方的出处和释义了。有些类似于词典中的出处,是古文,如果你对古文兴趣的话,可以多留意一下这部分。释义则是整个故事的精华,也就是成语的意思。这一处的内容十分容易让人读懂,并且捉住了整个成语的中心思想。不至于跟字典似的,让人不愿意看,即使看了也不一定完全明白。
总而言之,《成语故事》是小学生学习和记成语的好帮手,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不能算是一本书了,它是我们小学生在学习上的一位亲密战友,若是没了它,学习成语便成了一件极其枯燥的事情。在这里,请大家允许我说一句话:成语故事的确是一本好书,如果你是小学生的话,那么绝对值得你一看!喜不喜欢,你看了以后便知道了。
成语故事阅读心得作文2
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如果把人类的语言比作浩瀚的大海,那么成语就是一枚小小的海螺,它承载着大海的呼吸、大海的欢笑、大海的哭泣以及大海所有的喜怒哀乐。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成语故事是凿壁偷光,故事发生在西汉时期有一个叫匡衡的人,非常爱读书。可是他的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晚上没有东西照明,他就没办法在夜里读书了。匡衡的邻居是一户富裕人家,每天晚上都点着蜡烛,屋子里被照得通亮。匡衡想:“要是能在这么明亮的光线下读书,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于是,他就想到邻居家去看书,邻居不耐烦打发了他,回到家,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它偷偷地在墙壁上早了一个小洞。就这样,他把书对着这束亮光,认真的读了起来。后来,他发现财主家有很多书,就跟财主说:“我帮你干活,不要工钱,只要你把书借给我看就行了。财主答应了他的请求。后来,匡衡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通过这个故事我受到了启发:有了求知的欲望,再困难的条件也不会影响学习;没有求知的欲望,再好的条件对学习也无济于事。匡衡由于家境贫寒,只能偷光学习。而我们不但有好的学习条件而不去珍惜,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加倍努力学习呢。
成语故事阅读心得作文3
在这个学期里班级读书漂流活动中我读了很多的课外书,也学了很多很多的课外知识。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一本书《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里有一篇文章叫《名落孙山》这篇文章是宋朝的,文章里讲了一个名叫孙山的人,既聪明又幽默,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去考举人,结果到放榜的时候孙山在榜上的名字居然是最后一名,从此乡亲们就取了一个名落孙山的名字,来形容考试没有被录取的人。
这篇故事讲了一个道理: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是不付出就一定不会有收获,只要你全心全意的去做这件事,那么成功就一定是属于你的。
成语故事阅读心得作文4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好书能够提高自我的文化素质。暑假期间,我在农家书屋读了《成语故事》(中国少年出版社出版)这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