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读书心得

关键词: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成语故事读后感,成语故事
启智0 分享 时间:

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语故事读书心得,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1

今天,我在语文课上学习了《成语故事》一课。书中那绝妙的故事有时会把我惹得捧腹大笑,有时又使我热泪盈眶。其中让我感到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国王齐宣王特别喜欢听吹竽,但是他又特别的爱讲排场。齐宣王每次听吹竽时,都喜欢叫300名吹竽手一起吹。那才吹奏的气势壮观,演奏的声音十分优美动听。这300名吹竽手都经常有丰厚的俸禄,有一个南郭先生本来自己不会吹竽,而他又想得到很高的俸禄,于是他就混到这些吹竽行家中。

南郭先生就这样混日子。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泯王继位了。他也喜欢听吹竽,但他不喜欢合奏,只喜欢独奏。南郭先生知道后,他怕露出马脚,又没有什么良方妙策,只好趁别人不注意时偷偷溜走了。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读起来引人入胜,读完了更使人有感而发:一个领导或一个干部,对下面的情况不仔细检查,不分好坏,经常会给那一些不学无术的大骗子和一些投机取巧的人留下可乘之机。只要通过了实际工作,认认真真地进行了考察,就不会给那些不学无术的骗子和一些投机取巧的人留下一点儿可乘之机。这个成语故事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都要踏踏实实地学,学到一身真正的本领。如果在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时,你做了一点儿弄虚作假的事,就不会得到真本领,将会一无所获,一事无成。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可曾听说过有一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学得一身真本领,敢叫先生拜顽童。”是的,今天的我们正在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这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将会等待着我们踏踏实实的学好。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真正的本领,是自己用汗水和劳动换来的。而不是这个成语中的一位叫南郭先生的“滥竽充数“。

亲爱的同学们,加油吧!努力吧!让我们一起用自己的汗水来换一身真正的本领。可不要学习这个成语故事中的南郭先生!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2

今天,我读了《成语故事精选》里的一个成语,名叫《守株待兔》。这个成语主要是讲 一位懒惰的农夫想不劳而获的.故事。

这个农夫每天都要去田里种菜。有一天,一只野兔突然从森林中惊慌失措地飞奔出来,一头撞到田旁的一棵树桩上,了。因此,农夫一家就在晚上美餐了一顿。从此以后,农夫再也不在田里干活了,而是每天守在树桩旁等待下一只撞的兔子。结果,田地里的野草越长越高,庄稼都了,而农夫也再没有等到撞的兔子了。

看完这个成语故事之后,我想这个农夫也太傻了。他也不想一下,如果几十年之后一直都没有兔子撞,那他不就会饿吗?天上不会掉馅饼的, 这次只是一次碰巧的现象,不是每只兔子都会往树上撞的。如果农夫还像以前一样每天都辛勤劳动,那么,他就会有很多粮食吃。

我还联想到了现在社会上的那些乞丐。他们有些看上去也不傻,又有手,又有脚,但是他们却在大街上向过往的行人要钱,这些就是不劳而获的人。其实他们可以去餐厅洗碗或是去搬运东西,这些工作总好过他们去低声下气的乞讨吧!他们就是不想劳动,而又想有得吃,有得穿。我们不能做这样的人。

《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凡事不能靠碰运气,要靠自己的辛苦劳动来改变自己的人生道路。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3

《成语故事》里的成语故事多不胜数,这本读物,它不止有对成语由来的小故事,对其中的生僻字做了详细的解说之外,还增设了历史典故,人物介绍和小知识等小栏目。让我们在认识成语的同时对当时的背景与学者的认识加深巩固。

“妒贤嫉能”这个故事写出了项羽的愚昧,他之所以不能得到天下,这便是最主要的原因,从古至今,不赏识人才的人,都是失败者。《成语故事》里关于三国的故事也有许多,还可以一边补充对三国的认识。

有个“名落孙山”的故事让我苦笑不得,讲述的是一个叫孙山的人和同乡去考科举,结果自己最后一名,而同乡没有居榜上,结果回到家,同乡的父亲问他儿子的成绩,孙山还委婉得意的说最后一名是自己,你儿子榜上无名。趁机显露了自己的才华,但其实在别人看来,滑稽了点。

“程门立雪”更是印象深刻,因为看了《恰同学少年》的缘故,看到了借鉴前人“袁门立雨”,在外人看来是可笑的,为什么一定要一动不动呢?特别是“程门立雪”,杨时和游酢,因为老师睡着了就一直站在门口,下雪也不进去,这种行为其实可以称为“愚昧”,其实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半对半错,毕竟是初次登门拜访,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而且古代的思想和我们不一样,因此评论的话还是少说为妙,他们的.老师也都被这精神感动了。

150018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