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的读书笔记(2)
其次是孝武和白灵。白孝武一直都规规矩矩的待在白嘉轩身边,这是最让他舒心的事了。但对于女儿白灵,他对白灵付出的爱无疑是最多的,假如他的思想能够开放,也不至于白灵长眠于地下时会悔不当初。
白嘉轩见证了整个白鹿原的兴衰盛败,但却能独立于这世俗之外,除了朱先生这位哲人给他的提点之外,还有就是他宽广的胸怀,能够看透这世事繁华,才能心如止水。仙草是白嘉轩一生最真诚的追随者。她没有像他前几个妻子一样,短命而亡。我想白嘉轩是爱她的。用“爱”这个字眼有些生涩,因为他们那时候还没有所谓的“爱”吧,但这却体现在他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长相厮守是对他们最好的形容。
关于鹿兆鹏和白灵,据说鹿兆鹏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能力,这注定了他的不平凡。他是中国革命至死不渝的追随者。也正因为中国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革命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他是鹿子霖的的儿子,却没有鹿子霖的影子,而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白嘉轩的老成与稳重。他拥有先进的思想,不屈于封建礼教,拒绝父亲为他的娶亲,帮助白灵出逃,不拘泥于他人的流言蜚语与黑娃来往。这一系列的所作所为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至于白灵,我委实佩服他的勇气和胆量。她是革命年代女性反抗传统家庭规则的绝佳代表。虽然我并明白为什么她要投身到革命的浪潮中去,还是单单是不想嫁给王家的儿子。
最后是鹿兆海。都说人的命运是天注定的,我想即使他没有投入战争或是一个普通人,仍然是逃脱不了老天给的寿命。他是白灵的追求者,他们两小无猜,至于最后自己心爱的女人爱上了自己的哥哥,自己却束手无策,即使她已有了哥哥的孩子,他还是拼死送白灵出城。他爱白灵,他也爱他的哥哥。白灵有如此忠诚的追随者,我想她是无憾的。当兆海将那一枚银元交给朱先生时,也许他早已料到自己此去难归。小说的原文说兆海在路上遇到了一个与白灵一样聪明漂亮的女子,他娶她为妻,并且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也许这份感情不足够纯粹,但至少他最终有一个情感的归宿。
《白鹿原》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朴实但却有着浓浓的情感。
白鹿原的读书笔记5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两代人的恩怨情仇,最终都泯灭在时代的帷幕中?
故事里,朱先生是白鹿原上的精灵,一生光明磊落,无论是清末苦心禁烟还是民初劝退军阀、赈灾济贫或是编撰县志,他都是一个两袖清风正气凛然的人。死后却遭到抛尸鞭骨,这是时代变迁的悲哀。
我行而素学为好人,黑娃先是挑战世俗宗法,和田小娥私奔,被族人驱逐,跟着鹿兆鹏闹农协,逃命落草为寇,选择归顺招安并再婚后从善向学,并最终顺应时代潮流参加了起义,命运却再一次与他开了玩笑,儿时的玩伴最终让他倒在了时代的枪口下。
本书中,白孝文更像是被刻画成了父辈口中常现的海兽形象,被鹿子霖利用田小娥弄得声名狼藉性格扭曲,在保安团里进一步被势利权术侵染,乃至后来直接面毙张团长,把起义之功归于个人,假公济私害死黑娃,一个老实本分的农家娃子,最终却演变成了这样的人?
鹿兆海与白灵,年少一同在外求学向上,相知相恋私定终身,最终却因为信仰不同而分道扬镳,而选择了与她有着相同信仰的鹿,兆鹏。白灵是本书中受新思潮影响的年轻一代的典型代表,其为人处事大胆和洒脱招众欢喜。兆海是一个很纯粹的人,对白灵执拗的爱恋,最终的结局只不过是一个战死内战沙场的炮灰?。他们是那个时代悲剧的产物,也许他们都是无可指摘的,如有来生,当比翼双飞。
每一位《白鹿原》的读者也许都会有自己的角色看法,希望大家各抒己见愉悦身心,在阅读中窥见人性陶冶情操。
白鹿原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