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考试基础知识点(2)

关键词: 护士考试基础知识点,护士,考试
美婷0 分享 时间:

24.燃烧法:常用于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如;污染纸张,带脓性分泌物的敷料,废弃物及病理标本等;某些金属器械、搪瓷类物品急用时及微生物实验室接种环的消毒灭菌也可用燃烧法。锐利刀剪禁用此法,以免锋刃变钝。使用时,可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中焚烧;金属器械可在火焰上烧灼20秒;搪瓷类容器可倒人少量95%~l00%乙醇,转动容器使其分布均匀,然后点火燃烧至火焰熄灭。

25.煮沸消毒法:适用于耐湿、耐高温的物品,如:金属、搪瓷、玻璃及橡胶类等,不能用外科手术器械的消毒。消毒方法是将物品刷洗干净后,全部浸没在水中,加热。消毒时间从水沸腾后算起,中途另加物品,则再次水沸腾后重新计时。

26.使用六步洗手法: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手心对手背搓擦,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搓擦,手握大拇指搓擦,弯曲各指关节搓擦,指尖在掌心搓擦,持续15秒。注意指甲、指缝、拇指、指关节等处;打开水龙头,流水冲净双手;关闭水龙头,用纸巾或毛巾擦干双手或在干手机上烘干双手。

27.淋浴和盆浴目的:去除污垢,保持皮肤清洁,使病人舒适,使肌肉放松;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增强排泄功能,预防皮肤感染及压疮等并发症;观察全身皮肤有无异常。

28.压疮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组织溃烂坏死,又称为压力性溃疡。

29.压疮好发部位,仰卧位:好发于枕骨粗隆处、肩胛、肘部、骶尾部、足跟等,最常发生于骶尾部;俯卧位:好发于面颊、耳廓、肩峰、髂前上棘、肋缘突出部、膝前部、足尖等处;侧卧位:好发于耳廓、肩峰、肋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等处;坐位:发生于坐骨结节处。

30.发热程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1)低热:体温37.3~38.0℃。(2)中等度热:体温38.1~39.0℃。(3)高热:体温39.1~41℃。(4)超高热:体温在41℃以上。

31.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的脉率为60~100次/分。正常情况下,脉率与心率是一致的。

32.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正常呼吸表现为节律规则,均匀无声;不费力。

33.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收缩压90~139mmHg(12.0~18.5kPa),舒张压60~89mmHg(8.O~11.8kPa),脉压30~40mmHg(4.0~5.3kPa)。

34.影响饮食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病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35.鼻饲法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经管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及药物的方法。

36.冷疗的作用:控制炎症扩散,适用于炎症早期,减轻疼痛,减轻由于组织充血、肿胀而压迫神经末梢所引起的疼痛;冷可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常用于鼻出血、扁桃体摘除术后、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的病人;冷直接与皮肤接触可降低体温。

37.吸氧适应证: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值为10.6~13.3kPa,当病人Pa02低于6.6kPa时,应给予吸氧。常见于呼吸系统疾患,心功能不全,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昏迷病人和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等。

38.口腔温度以蓝“●”表示,腋下温度以蓝“×”表示,直肠温度以蓝“○”表示。

39.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装置组成。

40.循环系统的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3类。动脉的主要功能为输送血液到组织器官,又称“阻力血管”。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又称“功能血管”。静脉的主要功能是汇集从毛细血管来的血液。将血液送回心脏,其容量大,故又称“容量血管”。阻力血管与容量血管对维持和调节心功能有重要作用。

41.心功能分级: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日常活动可引起乏力、气急、心悸;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稍事活动即引起乏力、气急、心悸;Ⅳ级,体力活动重度受限,休息时亦乏力、气急、心悸。

42.洋地黄中毒导致的缓慢性律失常应该给予阿托品治疗。洋地黄中毒导致的快速心律失常首选应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治疗。

43.成人窦性心率在l00~150次/min_,称窦性心动过速;成人窦性心率<60次/min,称窦性心动过缓。

44.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分类

(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其中室间隔缺损最常见。

(2)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法洛四联症、大血管错位。为先天性心脏病最严重的一种。

(3)无分流型(无青紫型):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和右位心。

45.服用洋地黄药物的时候应注意

(1)服用前测量脉搏或心率1min,若年长儿<70次/分,婴幼儿<90次/分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2)不能与其他药液同时服用,以免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引起中毒。

(3)用药后监测心率和心律,注意心力衰竭表现是否改善。

(4)应用利尿药物时,应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防止低钾诱发药物中毒。应多进食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橘子等,暂停进食钙含量高的食物。

(5)密切观察,如出现心脏反应(心律失常)、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神经系统反应(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提示可能是药物中毒反应,应及时报告医生。

46.高血压急症的治疗,降压治疗应首选硝普钠。

47.急性心梗特征性心电图改变:病理性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48.急性心梗心肌标志物检测:肌酸磷酸激酶出现最早、恢复最早;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MB)诊断特异性高;血清肌钙蛋白T(TnT)和肌钙蛋白I(TnI)对评估心肌梗死的特异性最高。

49.病毒性心肌炎以肠道和呼吸道病毒感染常见,尤其是柯萨奇病毒B最常见。

50.心包摩擦音是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多位于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为明显,坐位时身体前倾、深吸气或将听诊器胸件加压更易听到。心前区听到心包摩擦音即可作出心包炎的诊断。

护士常用50项护理操作技术和18项护理操作

护理操作技术:

1、手卫生

2、无菌技术

3、导尿技术及护理

4、换药技术

5、患者入院/出院护理

6、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

7、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8、静脉留置针技术、

9、输液泵/微量泵使用技术

10、雾化吸入技术

11、口腔护理技术

12、氧气吸入技术

13、除颤技术

14、红鼻腔/口腔吸痰法

15、经气管插管/气管

16、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17、心电监测技术

18、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演(PICC)护理技术

19、血氧饱和度监测

20、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21、“T”管引流护理

22、脑室引流的护理

23、造口护理技术

24、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25、膀胱冲洗护理

26、鼻饲技术

27、胃肠减压技术

28、洗胃技术

29、物理降温法

30、灌肠技术

31、轴线翻身法

32、者搬运法

33、患者约束法

34、患者跌倒的预防

35、压疮的预防

36、压疮的护理

37、肌肉注射技术

38、皮下注射技术

39、皮内注射技术

40、静脉注射法

41、口服给药法

42、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

43、静脉采血技术

44、血糖测定

45、痰标本采集法

46、咽拭子标本采集法

47、产时会阴消毒技术

48、早产儿暖箱的应用、光照疗法

49、新生儿脐部护理技术

50、听诊胎心音技术

护理18项操作有:

静脉输液、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吸痰术、皮试液的配置、心肺复苏、引流管的护理、鼻饲法、导尿术、单人搬运法、双人搬运法、胃肠减压术、肌肉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口腔护理、吸氧、雾化吸入。

195253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