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的读后感800字参考(2)

关键词: 庄子,庄子读后感,庄子读后心得
涵樱0 分享 时间:

以上的感受都是我通过阅读《庄子》所体会到的,对我的生活有许多的启发。因为爱上阅读我才会阅读《庄子》,因此在日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热爱阅读,将阅读变成生活中的习惯,真正做到爱上阅读,手不及卷。

《庄子》读后感3

庄子说: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穅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我突然发现自己写的文章中少了许多桀骜之气,于是开始总结自己的思想。我不再愤怒,不再有出众的文采,很多人很难接受现在的我。这样发展下去,不知道是好还是坏。此时,我接受了庄子。以他的目光来看这个世界:尧觉得自己能力已经不够了,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而我却还要去替代你,我将为了名声吗?‘名’是‘实’所派生出来的次要东西,我将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吗?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棵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祭祀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

我一直在寻,寻自己的位置,寻自己在文学中应该是个什么样的角色。没有师傅,没有同学,只有孤单的一盏灯。也仅仅只是这孤单的灯,陪伴着我在黑夜中苦苦的思索。我寄望于它那可怜的一点亮,觉得那就是我的方向。正如接舆所说,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皮肤润白像冰雪,体态柔美如处女,不食五谷,吸清风饮甘露,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他的神情那么专注,使得世间万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丰登。而肩吾却认为这全是虚妄之言,一点也不可信,认为接舆是个疯子一样的人。

瞎子瞎了,聋子也聋了,同样,思想也会瞎,也会聋。别人喜欢的东西,可能是你不喜欢的,但你喜欢的何必又让别人也喜欢呢?自己的观点永远都是正确的,那么谁的观点又是错误的呢?茫茫宇宙,浩瀚星海,谁使宇宙无限,谁造出了地球,谁又赋予了人类的思考?短暂人生,滚滚红尘,你和恋人相爱影响了谁,你穿暖了冻着了谁,你吃饱了又饿着了谁?

我就是我,你就是你,我用不着是你,你也用不着是我,大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活着。

《庄子》读后感4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庄子说: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若有鱼,便是小鲤一尾;若是鸟,便是小鸟一只。

庄子倡导的思想与逻辑乃治国之根本,与万民之齐寿;大小之间谈论似潺潺流水:鲲大,得到世人的赞誉,却不会因此而越发膨胀;鹏大,也不会因燕雀的非难而越发沮丧,此乃做人之道,为官之道,治国之道。而幻化的东西是得不到如何的报应的,没有报应的为人即是死人,别人的冷眼我用来激励自己的思想,他人的赞美我附之一笑。流水般的人生如无名的野花,在世外桃源悄悄绽放然后凋谢,无人欣赏,无人讥笑。

所谓“圣人”的含义便是如此了。品德高尚,修养极高的圣人,是永远不会体会胜利的喜悦,失败的沮丧,恋爱的甜蜜,分手的苦涩。庄子嘲笑他们,用一种非常的手段。用宋荣子之口,道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无论卑劣,与人为善,导人向善的圣人总高高在上用教道者的口吻对付来自各个层面的攻击。小与大,大与小此刻却分不清了,小可以讥讽大,认为大就是受累,大嘲讽小,以为小就是受罪。

读庄子,读到尽兴处,忘情大笑。别人讥笑我疯癫,我以圣人的口吻对付他们: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别人耻笑我狂妄,我以圣人的口吻对付他们:鲲游四海,乃借水力;鹏翔五岳,乃借风力,世间粗俗之人怎知无情有情之间乃是一念之差,一口之言。

修养极致的人又怎会与无知的人争辩?回答即争辩,对应即回击。妙之所在,美之所在,道之所在,乃精华之所在。

呵呵,圣人也不过如此罢了。

《庄子》读后感5

最初知道庄子,是从一首诗“4102庄生晓梦迷蝴蝶,1653望帝春心托杜鹃”。虽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觉得诗句挺特别。后来知道庄子写了逍遥游,逍遥游代表了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对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及自己的舍弃。

故事深入浅出,短小精干,确实引人入胜。庄子所代表的思想,在今天让我们再一次重温,对于浮躁而又忙乱的我们仿佛是注入一股清泉,也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

然而看过之后也有几分惆怅.我能达到这种境界吗?也许理性上我很向往这种境界,但感性的声音告诉我,我做不到。我也许能淡泊名利,但放弃一切名和利,我做不到。更加做不到笑谈生死。

庄子妻子去世的时候,鼓盆而歌,这都是大家熟知的故事了。庄子说,古之真人不悦生也不畏死,不要觉得:生命在拥有的时候,有多么多么可喜,死亡来临的时候,有多么多么可怕。这样的态度,说起来潇洒,但是贯穿到每一个凡人的生命中,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个人这一生在忙忙碌碌、紧紧张张,在整个这个匆忙过程中,其实对于越来越短的时光,都心存畏惧,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笑谈生死呢?

更何况,今天的我们,身上的担子很重。每天勤奋地工作,可怜的一点薪水要孝顺父母、养孩子、养车子,一不小心成了房奴,又得养房子,还务必要养好身子,病了,昂贵的医药费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又怎么能笑谈生死。不要说面对死亡,就是想想也心存畏惧,养育之恩还待报,培养孩子的责任压在肩头,生命可不是我们自己的。可不曾想,奋斗令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责任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意义,压力让我们不断成长,成就让我们充满自豪。原来,需要奋斗也是幸福的一种。不是吗?

庄子说过,一个人能不能达到彻悟,是与他的阅历及悟性是分不开的,而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无法像庄子般成为神人,所以只能望其项背。

这两天在看庄子,一个道家的代表。

一个春秋时期的人都能把人生看的那么透彻。

比起现在人真算得上圣人。

不过如果他老人家生活在当下的话,可能就不一定有如此高深了,呵呵。

其实人活着无非为了名利而活,

这世上能有几位是圣人的呢。

小人为利,

士为名,

大夫为势,

圣人为天下。

只不过目标不同而已,

每个人的人生信条不一样而已。

但小人也好、圣人也罢,最终逃不了一死,

还是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自己的想得到的生活吧,

不要被世俗而左右。

懂得享受人生的人是最快乐的

逍遥游


读庄子的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读后感800字高中生5篇

观后感800字读后感高中5篇

名家名著读后感800字5篇

读《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5篇

围城读后感800字5篇

朝花夕拾精选五篇800字读后感

读后感巜围城》800字5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以上5篇

朗读者第二季读后感800字

名著边城读后感800字5篇

3347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