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读后感800字参考

关键词: 出师表,出师表读后感,出师表读后心得
涵樱0 分享 时间:

《出师表》感情充沛的特点和所表达的忠君爱国之情却是一脉相通的,率直质朴的语言形式是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统一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出师表读后感,欢迎查阅!

出师表读后感1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肩负丞相之任、深怀托孤之情和忧虑国事之心,表达了他对蜀汉政权的忠诚,并想以此来感动群臣,激发后主,报答先帝之殊遇,完成先帝之遗愿.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他“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他还要“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读罢此表,不由让人心潮涌动.

此时的蜀汉,国力贫弱,后主昏庸,北方未定,汉室未兴,可谓内外交困,忧患深重.此种情势,要想实现先帝之遗愿,匡复汉室,何其困难,这位两朝老臣心里不可能不清楚.那么,是什么支撑着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呢?——是忠诚,他对蜀汉政权的赤胆忠诚.

回顾中国历史,忠诚美德久远传唱.屈原悲愤交加,自投汨罗,是忠诚;“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是忠诚;苏武杖节牧羊,是忠诚;赵子龙乱军救孤,是忠诚;魏征直言进谏,是忠诚杨家将血染疆场,是忠诚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是忠诚;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忠诚.尽管历史上的忠诚可能会带有某种局限,但忠诚的精神却一直为人们所传扬.

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倒下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忠诚的篇章.和平建设时期,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张云泉……他们用共产党人的坚毅和刚强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他们的使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的忠诚没有惊天动地的炮火,没有铁骨铮铮的誓言,只有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平凡工作.试问,天地间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忠诚更伟大更崇高呢?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肩负着民族腾飞的重任.而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享受多了,精神追求却少了,有些人为了一己之利,丧失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准行,只要有利可图,还讲什么忠诚.这些人看重的是物质,是金钱.我们有必要提醒自己,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  忠诚,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流逝的岁月、历史的车轮不但没有销蚀它的光芒,相反已经将它打磨的更加光焰夺目.诸葛亮也不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象征,是“鞠躬尽瘁”的象征,是忠诚的象征,是华夏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出师表》是他对蜀汉政权竭尽忠诚的表白,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用肝胆热血在“报先帝”、“忠陛下”的路上走完了自己悲壮的一生,“五丈原”令多少英雄落泪伤悲.

忠诚是用青春兑现的诺言,是用生命履行的责任.让我们做一个忠诚的人,一个忠于感情和事业的人,一个忠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读完了《出师表》,我被诸葛亮的那腔爱国热血和一颗爱国之心所深深感动了.作为掌握蜀国军政大权的人,诸葛亮并没有安享荣华富贵,而是尽心竭力地去辅佐刘禅,帮助他成就霸业.诸葛亮受刘备临终前的托孤重任,肩负着“平定中原,兴复汉室”的使命.他六出祁山,虽然无功而返,但他这种为国家兴盛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们敬仰.“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故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是《出师表》中的一段话.诸葛亮为报刘备知遇之恩,一生肝脑涂地,为刘备出谋划策,使刘备能够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夸张一点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强盛的蜀国.有人说诸葛亮愚忠,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说刘禅沉于酒色,诸葛亮应自立为帝.但我却不赞同这种看法,如果这样,诸葛亮就是篡位,虽然刘备临终告诉诸葛亮可以这样,但却怎能堵住天下人之口呢?

诸葛亮一生为蜀国立下赫赫战功,却从不居功自傲,诸葛亮如此尽心尽力,是为了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又怎能说成是愚忠呢?一篇《出师表》更显示出他的赤胆忠心.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建议刘禅广开言路,招贤纳才,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主张敢于纳谏,亲贤臣,远小人,这样国家才会强盛.其用心良苦,非一般人能体会.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他的《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他在诗中也歌颂了诸葛亮的北伐壮举,是的,诸葛亮的一生让我们读懂了很多,尤其是他的《出师表》.

虽然蜀国后来灭亡了,但是诸葛亮和他的《出师表》却永远是茫茫银河中一颗不会褪色的明星!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起慢慢品位诸葛亮与他的《出师表》吧!

出师表读后感2

《出师表》一文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于六次北伐之前所作。文中表述了北伐的缘由及目的,表现了他对后主刘禅深切的期望,更为重要的,我在字里行间都感受到了孔明对先主惜才爱才的感激之情,正因为如此他才要出事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亮所以报先帝后忠刘婵之职分也。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要有忠,要有义,做一个忠、义两全之人。

一个人只有忠,心中才有一个目标,才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决心与毅力,才会为了自己想要保护的去拼搏,去奋斗。一代智绝,一生诠释了忠的含义:即使“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也要“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是孔明的忠;一代名将,宁战死边疆,也要报效祖国,以忠挥刀驰聘,笑傲沙场,一心只为收复被大宋江山,血洗燕云十六州之辱,只“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是岳飞的忠。

由忠可生出希望,生出梦想;学会付出,学会坚定,才可成就一番伟业。

一个人只有义,心中才有一个准则。流淌着滚烫的热血,以澎湃的激情面对人生。在义的支撑下,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充满了阳光,更多的是欢声与笑语。麦城一役,他被盟军偷袭,五十多岁的他已不复当年之勇,手中的大刀岁早已饥渴难耐,但又能挥舞几次?脚下的赤兔马已不再英敏,但他一对混浊的老眼中又射出精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要坚守住兄长的江山,这是关羽的义。一代义绝,以身捍卫义的意义。他以七十高龄从政,却又似彗星一般滑过天空。他以机敏的头脑耕犁天下,推翻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个五朝。当年朱棣身边只余几百骑,可面对建文帝几千人的大军,他却从没有放弃希望,紧随朱棣身侧,开创永乐盛世。这是黑衣宰相姚广孝的义,他用行动证明了义的地久天长。

33735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