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知识点创造性的培养(2)

关键词: 教师考试知识点​创造性的培养,教师,知识点
美婷0 分享 时间:

例子:小明写出了禁、樊、菜等别人想不到的字,表明其独创性高。

做题技巧:新颖独特、别人想不到的

接下来我们做几道题巩固一下这部分知识:

1.【单选题】课堂上,张老师让学生说出木材都有哪些用途,晓雨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的答案数量最多,这说明晓雨思维( )好。

A.独创性 B.适应性 C.变通性 D.流畅性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创造性思维的特性。

A选项,独创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题干中没有提及新颖独特等关键词,排除。

B选项,不属于创造性思维的特性,属于干扰选项,排除。

C选项,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题干没有涉及类型问题,排除。

D选项,流畅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题干中晓雨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的答案数量最多,因此流畅性最高。故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D选项。

2.【简答】请简述创造性思维的三种特性。

【答案】创造性思维的三种特性包括:

1.独创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2.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3.流畅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教师资格笔试备考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科学性与思想性)

(1)关键词:传授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2)例子:历史老师在讲宋代历史时,讲了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体现规律:教育性规律/教学中知、情、意的统一规律

(4)俗语:

①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②文以载道/教书育人

③赫尔巴特: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2.直观性:

(1)关键词:感官、感知、直接经验、丰富表象

(2)例子:化学老师给学生做实验让学生看;地理老师在黑板上画地形图,给学生展示地球仪等。

(3)体现规律:间接性规律

(4)俗语:

①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②夸美纽斯: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

③陶行知:接知如接枝。

3.理论联系实际:

(1)关键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学懂学会、学以致用

(2)例子:将数学中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用于在超市中买东西;物理中学完电力学后会修电器。

(3)体现规律:间接性规律

(4)俗语:

①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②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③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4.启发性:

(1)关键词: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2)例子:教师在讲轮轴的原理时没有直接讲明概念,而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3)体现规律:双边性规律

(4)俗语:

①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②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③第斯多惠: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唤醒。

易混点区分:

理论联系实际和直观性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利用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抽象概念、学以致用。

(2)直观性:强调通过感官、感知理解抽象概念、形成表象。

例题:

1.老师在讲解“买”和“卖”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区分这两个字,就编了顺口溜“少了买,多了卖”,这主要体现( )原则。

A.启发性 B.理论联系实际

C.直观性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

2.老师在讲解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视频并且向空中抛洒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这体现( )原则。

A.启发性 B.理论联系实际

C.直观性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体现了( )。

A.启发性 B.理论联系实际

C.直观性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

【参考答案】

1.B

2.C

3.A

195397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