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境电影观后感,介绍工艺品的作文怎么写
推荐文章
过境电影观后感目录
。
《过境》是一部由中国电影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讲述了在1945年的中国,一个年轻的女孩在日本军队占领中国的时候,从家乡逃亡到上海的故事。在途中,她遇到了另外两个女孩,她们一起经历了战争的种种苦难和磨难,最终走向自由。
。
这部电影被赞誉为张艺谋的重要作品之一,它以细腻的手法表现了战争和逃亡的惊险和悲惨,同时也展现了人性的温暖和坚韧。整部电影的画面和音乐都非常出色,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
。
总的来说,《过境》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它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伤害,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和希望的曙光。如果您喜欢历史题材的电影,那么这部电影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观后感

韩国《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是一部纪录片。
质朴,平凡,却催人泪下。
纪录片的名字源自古朝鲜历史上最早记录的歌,江水是生与死的隔离。
乐府诗集中有诗——“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故事讲述的是98岁的老爷爷和89岁的老奶奶的生活的点点滴滴,感觉讲述的就是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甚至是未来的自己。
其实我不太相信爱情,我觉得这世间也许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两个人互相的好感,或许哪天就变心了,世界太大,花花绿绿,真的会有一个一直喜欢的人吗?看到纪录片的开头和结尾时,也许我开始相信爱情的存在......最悲痛的还是结尾的时候,奶奶说她要回家了,却一步步离开,一步步回头,之后坐在地上看着爷爷的坟头痛哭,拍打着土地,悲痛而无助,她将如何面对空空的没有爷爷的家...... 一开始爷爷奶奶还在一边打扫一边互相打闹,对方的快乐才是自己最大的快乐吧,力不从心的晚年生活,因为有对方才不会无聊和孤单,每天都像新婚的小夫妻,充满喜悦和幸福。
如果是这样,我愿意相信情人眼里出西施。
爷爷为奶奶摘下一束小黄花,奶奶又为爷爷在发鬓边上插两朵......“真好看!”爷爷奶奶都这样互相称赞。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是我在看的时候一直回荡在耳边的音乐。
原来两个人一起生活七十多年,是这样美好的事情。
你出门买我随口说想吃的柿子,我为你做你想吃的小菜,简简单单的生活因为彼此才如此美好。
即使有时也有一点点小摩擦,也只是小声嗔怪对方一句“怎么不听我的话”。
其实即使你生气,我也愿意一直陪你走下去…….不知不觉活到了九十多岁,各方面都会力不存心,你心里不是滋味,我知道。
奶奶说:“我14岁时爷爷迎娶了我,结了婚以后都没有惹我生过气。
好像怕伤害我,只想紧紧地把我抱住。
现在想想真的很感激。
所以他总会摸摸我,也总会抚弄我的耳朵,现在已经成了习惯。
后来我大到十五六岁的时候,我会主动拥抱爷爷。
那之后,我和爷爷的夫妻关系逐渐明朗。
”我想当她第一次见到爷爷的时候就是幸福的吧。
大雪纷飞的那一天终于来到,奶奶送爷爷归山了。
奶奶坐在爷爷的坟前, 双手拍打着双膝,痛哭不已: “没有我,爷爷也要好好过,脸要好好洗干净,要过的舒舒服服的啊!即便我不在……爷爷啊,我要回家了。
” 奶奶起身离去,却又在江边坐下,呜咽哭泣:“爷爷想念的时候要忍住,我想爷爷的时候也会忍住。
爷爷在这里要好好的,冷的话要忍住……
江边孤零零地立着一只白鹤。
梧桐半死清霜后,白首鸳鸯失伴飞!奶奶早已和爷爷是一体了,他俩怎能分开啊!可是,生命如此脆弱。
没有人逃得过生死离别……形体忍受病痛折磨,变得干枯;目光难敌死亡煎熬,变得黯淡。
但是,有一样东西,只会越磨越实,越熬越亮。
这便是真爱。
他们在很早的时候相遇并结婚、一起生活了70多年、陪伴着彼此双双变老、世间最伟大的情感不过如此。
他们生活中也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会吵架,但那看起来依然是爱。
最后镜头停在老奶奶在河边哭的场景,真的是难过到极点的哭泣。
“你现在也许已经处在世界的各处,但记得江水可以带走浮沉的碎屑,带不走你渴望回家的灵魂。
你会一直在这的”。
其实说到爱情片,我的泪点一向非常高,一般的生离死别,背叛与车祸都很难换取我的眼泪。
但打脸的是这部纪录片让我哭得“惨绝人寰”。
看到大家对这部纪录片的评价大都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其实不尽然。
这部纪录片想向我们传递的并非是“爱情长久之后便会上升到亲情”这一浅显易懂的道理,不然为何要以老爷爷的去世作为开头和结尾,强化生死的界限呢?
事实上,击中我泪点的并非是这对老夫妇的相濡以沫,而是在真实的前提下,一对平凡相守的夫妇为我们所展示的“用生命去爱对方”,把自己的灵魂都烙印在对方身上。
这个实在太难能可贵了,特别是在这个物欲横流,什么都强调“速食”的时代。
细水长流,平淡是真。
曾经在一起生活过的回忆, 不会因爱人离去而消逝;深埋心底的惺惺相惜,不怕时过境迁因它已化作永恒。
两个彼此相爱的人,能适时相遇,已是不易。
此后,若能携手踏过漫长人生,这可是莫大的福气啊!
择一地养老,择一人终老,这部电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多希望人永远不会老,爱永远不会变。
就这样一直活着爱着。
介绍工艺品的作文怎么写

平凡的十字绣
在我的眼中,我们家的“艺术品”啊,当属那些挂在墙壁上的“十字绣”了.
当然我也明白,十字绣只是普普通通的绣品,所以它不可能像苏绣那样五彩缤纷、绚丽多彩;也不可能像湘绣那样线条洒脱,质感强烈;更不可能像粤绣那样金碧辉煌,气魄浑厚;相对于蜀绣的平齐光亮、丝路清晰,“十字绣”的粗糙简直就是望尘莫及了.
然而,我依然喜欢着平凡的十字绣,因为它离我很近,触手可及.你看,客厅的墙壁上是三幅红艳艳的玫瑰,白色的边框把玫瑰花衬托得更加艳丽;饭厅的那幅郁金香是神秘的紫色,再配上黑色的边框贵气逼人;还有书房的“梅、兰、竹、菊”仿佛也飘散着醉人的墨香.而我最喜欢的,却是挂在休闲厅的“香水百合”.
你看,那金色的边框,洁白的衬底,一张淡雅的桌布幽雅地下垂;桌上,那蓝色的青花瓷碗,一下子把人的思绪带到了遥远的年代.在这古典的青花瓷碗里,几枝清丽的百合花傲然绽放,娇柔的花蕊由绿到黄再到粉,跃动的色彩透着丝丝灵气;那一枝嫩绿的花茎上,几朵蓝色的小花羞答答地开放着.而那几片叶子,颜色更是由浅绿到深绿再到墨绿,一步步渲染着;其间有一小枝,枝上是一串红红的花蕾被翠绿的叶子包裹,我不知道这一枝是什么花,我想可能是用来映衬清秀美丽的百合吧.每当我驻足凝视,鼻尖也仿佛嗅到百合花那淡淡的幽香.清爽、淡雅、高贵……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词语能恰当地形容它.
十字绣,是古典艺术和现代技艺的完美结合.我们家所有的十字绣都是我亲爱的姨妈辛辛苦苦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它虽称不上真正的艺术品,但凝结了姨妈对我们的浓浓亲情.
我爱十字绣,我也深深地感谢我的姨妈.
观看红色影片的观后感怎么写啊》????

经典红色电影观后感 2009-04-19 21:57 震撼·思考 ——《黑太阳731》观后有感前一阵子,在以前高中同学的推荐下,我看了影片《黑太阳731》,这是一部记录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记录下了当时日本军队在占领南京后所进行的奸淫、掳掠、烧杀、抢劫等等残害中国无辜人民的种种罪行。
他们丧失人性,肆意虐杀,手段残忍,令人发指。
曾经,看过很多的韩日恐怖片,却从没有这样一部更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喷怒。
其他最最恐怖的电影在时过境迁后都可以口气轻松地、甚至是开着玩笑地谈论,唯独《黑太阳731》不能。
至少是有着人类基本良知的人或者是与那些受难同胞流淌着相同血液华夏子孙是绝对做不到以轻松的心态面对它的。
当日军攻进当时中国的首府——南京时,这群所谓的文明的人,在面对一群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时,他们又做了什么。
就是这群自称文明的人,他们把南京城化为一片火海,大火经久不灭,浓烟遮盖天空,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烧焦的味道,取代了南京城这座千年古都以往应有的宁静与平和,是法西斯的战火让这座千年古都面目全非。
而那些可怜的无辜民众,则成为了日军官兵之间互相攀比,甚至以此取乐的消遣,在此时此地,屠杀让他们摇身一变成为了英雄,我想这绝对仅仅是皇军的“英雄”。
我想绝对没有一个有人性的士兵会在一座寺庙前用刺刀划破一个跪地求饶的怀胎妇女,大笑着挑起已成人形的胎儿;绝对没有一位有人性的军官像中岛今朝吾那样为试其镰仓宝刀,亲手杀死七名无辜的同胞;也绝对没有一群真正佛教信徒,会把一个寺庙手无寸铁的和尚一个一个的杀死在寺庙门前…… 又有多少像秀英那样的好姑娘被那些法西斯的暴徒与爪牙所蹂躏糟蹋,又有多少像小强那样的孩子一夜之间便成了可怜的孤儿,又有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被顷刻便被打破……还记得某个日本高级军官的话“南京城里每个家庭都是慰安所,每个中国女人都是慰安妇”,很想这位高级军官他自己就没有母亲或者姐妹吗?还记得那两个日本士兵的纳闷“怎样才能快速的把困在一大厅里的上万个中国人每十人到二十人一组带到江边杀死?”。
还记得那个日本军官苦思冥想如何把江边成千上万的尸体处理掉,而且是要处理得干干净净的,而不至于被国际社会所发现,以至于在他后来想到用汽油焚尸再丢弃江中喂鱼时,他感到无比的欣喜若狂……到处都是中国百姓的哀鸣,到处都是惶恐的眼神,到处都是残废的废墟和没有熄灭的战火,骚乱之后,便是如死一般的寂静。
我在看到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中国人民遭受日本人宰割和侮辱时,心里无比难受;我在看到日本人残杀中国人民时恶心的表情时,恨得牙痒痒。
无数的尸体被抛在江边染红了江水,无数的妇女被玷污后惨遭杀害,无数的家庭家破人亡,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日本人疯狂的迫害造成的。
我们是仁义的中国人,可以不要日本人血债血还----如果真要我亲手把日本人的恶行再用到日本人身上,说不定我会吓得转身就跑----甚至不要日本人的金钱赔偿(也不可能要到),只要日本人的真诚道歉,并确保永远不再侵略他国,只是这么一点走遍天下都理直气壮的基本道义而已。
只要日本没做到,我们就不可能与日本人和解,不可能不抵制日本的一切,包括日货、日本文化等,不可能压制反日情绪(反而要张扬其事,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对日本的世仇)否则何以面对几千万冤死于日本人屠刀下的苦难的同胞? 1937年,30万中国人被屠杀,国殇,这是永远不能被13亿华夏子孙忘所遗忘的。
《黑太阳731》重启了这段伤痛记忆,我们不能没有危机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为中国的崛起而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