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的格言警句,《礼记》名言警句

关键词: 礼,记的,格言
admin1 分享 时间:

礼记的格言警句目录

礼记的名言是什么

《礼记》名言警句

1. 有礼无刑,则治;有刑无礼,则乱。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以礼待人,以礼受人,以礼处事,以礼成人。

4.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5. 德行天下,不以言教为上。

6. 人心齐,泰山移。

7. 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直。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 以义为重,以利为轻。

1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礼记的名言是什么

1、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戴圣《礼记》

2、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戴圣《礼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戴圣《礼记》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戴圣《礼记》

5、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戴圣《礼记》

6、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戴圣《礼记》

7、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戴圣《礼记》

8、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戴圣《礼记》

9、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

——戴圣《礼记》

10、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戴圣《礼记》

11、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

——戴圣《礼记》

12、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戴圣《礼记》

13、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久相待也,远相致也。

——戴圣《礼记》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戴圣《礼记》

15、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戴圣《礼记》

16、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

——戴圣《礼记》

17、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戴圣《礼记》

18、不能则学,疑则问,欲行则比贤,虽有险道,循行达矣。

——戴圣《礼记》

19、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戴圣《礼记》

20、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戴圣《礼记》

《礼记》名言警句

《礼记》名言警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名言警句吧,巧用名言警句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名言警句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礼记》名言警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

《礼记》

  2.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礼记》

  3.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礼记》

  4.至诚无息。

《礼记·中庸》

  5.玉不琢,不成器。

《礼记》

  6.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礼记》

  7.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礼记》

  8.仁者莫大于爱人。

《礼记》

  9.择不食之地而葬。

《礼记》

  10.其德薄者其志轻。

《礼记》

  1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

  12.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礼记》

  13.风俗弊坏,由于无教。

《礼记》

  14.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礼记·中庸》

  15.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礼记·中庸》

  16.古者为政,爱人为大。

《礼记》

  17.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礼记·大学》

  18.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而后道尊。

《礼记》

  19.举大事必慎其终始。

《礼记》

  20.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

  21.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

  2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2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

  24.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

  2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

  26.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27.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行》

  28.量入以为出。

《礼记·王制》

  29.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礼记·学记》

  30.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礼记·学记》

  31.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礼记·学记》

  32.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

《礼记·学记》

  33.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礼记·学记》

  34.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礼记·杂记下》

  35.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礼记·中庸》

  36.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礼记·中庸》

  37.正已而不求于人。

《礼记》

  38.其旨远,其辞文。

《礼记》

  39.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

《礼记》

  40.神必藉形气而有者,无形气则神灭。

《礼记》

  41.古之建国,教学为先。

《礼记》

  4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礼记》

  43.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礼记》

;

323000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