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真题使用方法(2)
第五遍:再次像第一遍那样去做题目,总结出题技巧以及自己的应对策略。当然,答案你已经非常清楚了,这里只是让你再次体验一下真题的“魅力”所在。总结出题技巧并不是让你将来有可能去出题目,只是再此深化贴近出题人思维方式这个思路,争取达到自己看到一篇文章在看题目之前就大致知道体会出在什么地方(完全可以达到)。应试策略和前面几遍的分析是分不开的,前面的工作做好了,你就是不进行应试策略的专门总结也没有问题,例如例证题目,你完全可以自己就总结出来90%向上,10%向下找答案的思路等等。
第六遍:这一遍同学们自由选择是不是要过,如果选用第六遍你可以做这几项工作,首先,可以适当做一点市场上的模拟试题应用一下自己总结出来的方法,看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思路和出书人的差不多,不一样完全没有关系,因为到现在你的试题研究的水平可能比出书人还要高,你的思路更加贴近将来的真题!其次,适当的选用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模拟试题,你可以在做完题目之后用挑剔的目光来“修正”它们,进一步使自己的应试技巧和策略得到深化。
考研英语怎么做好真题
1.完型填空
完型填空主要考查考生对一些语言知识(语法、词汇、上下文逻辑关系)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有扎实的语法知识和丰富的词汇量,同时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在做真题与模拟题的完型填空时,一是要明白文章的大意,要着眼于作者的观点,要根据上下文内容选择正确的词汇;二是要根据上下句的逻辑关系,根据语法规则选择正确的答案;三是最好能够抽出一点时间,将答案放在文章中读一遍,检查一下答案的正确性。
2.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主要是科技,商业,人文,生理,心理类文章,在阅读时考生应该先读题干再读文章。从最后一个题干开始,依次阅读到第一个题干,然后再开始读正文第一段,接着读正文第二段,再回去解第二题,解完第二题,看一下第三题的题干再重新回到原文,依次类推直到最后解完。
3.翻译
翻译题其实是脱胎于阅读理解,是将英文与中文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领域。翻译题首先要略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因为如果脱离全文,翻译划线的部分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容易理解的,尤其是一些关键词的翻译上。当然,也没有必要在划线之外的地方花费过多时间,基本上粗读一遍,了解达意即可。对划线部分,准确翻译出关键的几个词来之后,再通过分析主谓宾等语法结构将句子连串起来,最后根据全文意思判断翻译部分的正确与否。
4.作文
英语写作是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题型,其中的小作文主要是考查考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主要是书信、摘要、报告、备忘录四种,每个类型都要背诵至少一篇范文来。至于大作文,建议考生背诵一些写作模式,也要背诵几篇文章,起码会在成绩上有所体现。
大二考研怎么准备
准备工作
了解考研。考研报名条件,尤其是对于自考本科、网络教育、同等学力的同学更要了解清楚。考研常识,比如考试形式、科目分数设置等,可以在考研人回复“考研常识”获取。目标专业考试科目,详细可在目标院校研究生招生网上查看招生专业目录。
备考。有些同学选择长线备考做足准备,也有些同学觉得战线太长后面持续力会不够。比如需要考数学的同学,而自身数学基础又不好,那这个时候就可以把数学提升一下。英语学习是一个注重持续输入的过程,比如词汇,大家也可以多积累些。另外,专业课方面,考本专业的同学专业课就得好好学。
预热阶段
确定考研专业和院校。这个时候不用着急备考,但是尽早确定专业和院校对考研的你们来说至关重要,大一、大二的同学可以用自己平时的富裕时间,看看自己适合的院校和专业设置,给自己考研奠定基础。确定专业和院校不仅关系到自己的以后的考试难度,还能为以后的复习争取更多的时间。
现在考研的同学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到了五六月份还没有确定专业和院校,别人都在抓紧时间复习课程,没有确定专业和院校的考生还在犹豫,迟迟不下手,这样在复习的时间上就比别人少三四个月,心理上也会产生焦虑。
备考复习
学好考研公共课。考研英语和政治是每个考试专业都要考的,因此不存在什么差异,大一、大二的学生要想早点准备考研,那么建议大家可以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加强这两门公共课程的学习,当然有的专业要考考研数学,那么平时学习也要对数学多一点精力。
如果你已经决定考研,那么在大三前你只要看到考研将来要考到的课,就非常认真的学好,学到和考研差不多的水平,就是在为将来顺利考上研究生做准备了。在大三前,把所有的数学课都尽量学好,尽早把英语提高到六级水平的水平,就是为考研做了很好的准备。
经验谈
一般来讲,从大一或者大二就确立了自己考研目标的考生大致分两种,一是跨专业或基础较差,认为自己与其它竞争对手相差太多,必须要提前准备和努力;二是“夙愿未了”,因高考失利进了一所普通或者不太好的大学想要逆袭。无论是哪种情况,心情可以理解,但都不要操之过急。
考研的确是漫长的过程,但战线拉的过长对考研人来讲并不算是一件好事。如果你坚定信心要考研,那么就先调整心态,在本科期间,重新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为未来的考研做好心理与实力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