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读后感800字参考(2)

关键词: 明朝那些事,明朝那些事读后感,明朝那些事读后心得
涵樱0 分享 时间:

作为大明天下的缔造者,朱元璋有过不朽的功勋,也有过严重的过失,但他有充足的理由为大明帝国而骄傲和自豪。

朱元璋的失误之处也许在于他太坚信责罚、杀戮的功效,而忽略了制度的完善和教育、感化吧。但是,朱元璋就是朱元璋,他的是非功过早已载入史册,人们心中自有分数,又岂是你我能够毁誉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历史风云即便,各个英雄人物流星般横空出世。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当年的人、事早已灰飞烟灭;然而,大浪淘沙,他们这些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更加灼灼生辉。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4

说起《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呀,我就感慨万千。原因只有一个:这本书写得太好了。首先这本书主要是讲述从1344年到1644年明朝这三百年来的一些事情。该书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及身份低微的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面的解说,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是这些因素使历史不但变得不会枯燥,反而还变得轻松有趣来了;大大的提高了人们对历史的兴趣。

这部书一共分为7部,每部都有每部的特色与精华之处。

先说第一部《洪武大帝》: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白手起家,他没背景,没后台,没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等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朱元璋有个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靠着这样的逻辑,天下一点一点地被他收入囊中。他是成功的,他的逻辑也被很多人信奉着。)但是,朱元璋小时候深受元朝的腐败统治之苦,因此痛恨官员的腐败。做皇帝后,对腐败官员大肆杀戮,却没有止住大明王朝的腐败。这大概就是当今社会对腐败官员大开放生之门的历史依据。还有朱元璋为了保证天下是自己的,也是他的继承者的,精心、刻意地做了许多的安排,夺兵权、杀异己,却无法保证天下从他的继承者手中被夺走。

看来,无论你多么强大、多么精明,你可以将别人的东西巧取豪夺过来,却无法阻止他人又巧取豪夺走。皇帝如此,官员如此,商人如此,所有强者皆如此。

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我相信我是对的”。在通往胜利之门的路上,你会捡到很多钥匙,这些钥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闪闪,但只有一把才能打开那扇门。在进行决策时,会有很多人在你耳边提出他们自己的意见,将他们手中的钥匙交给你,让你去选择,但这个游戏最残酷的地方在于:你只有一次尝试的机会

如果失败了,你将失去一切。“在战役实施中,只有一个时机是最适合的,能抓住这个时机的,即是天才”——拿破仑

越接近对方的水平,就越了解对方的强大,就会越来越畏惧。当他的畏惧达到极点的时候,也就是他能与对手匹敌的时候!每一种主张的背后,都隐藏着某种势力或者利益的群体。如房地产商一定说房价会不停的涨,电信公司一定说自己的收费很便宜一样。而农民的主

张只可能是种地或者收租。

驾崩后传位于长子朱标之子朱允炆。后朱棣以“靖难之役”的名义夺位。(从这里可以看出。朱棣的心理: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

再说第二部《万国来朝》:内容是从永乐大帝朱棣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挥军北上五征蒙古,郑和七下西洋,修筑《永乐大典》,南下讨平安南等等,后来永乐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

从这段精简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朱棣是个合格、优秀、杰出的皇帝,他做了明朝历届皇帝没有做也做不到、不敢做的事情。有惊人的胆识、智慧、与才干。在他领导的大明王朝可谓大明王国最为巅峰的盛世,它决不亚于朱元璋的时代,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永乐盛世!

之后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京城保卫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这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都精彩无比,可说高潮迭起,令人目不暇接、欲罢不能。

而第三部《妖孽宫廷》是接续上篇:从明英宗朱祁镇成功复辟的“夺门之变”后写起,叙述了忠奸不分的朱祁镇听信谗言,杀害曾救其于危难之际的大功臣于谦,而这也成为他继“土木堡之变”后在历史上留下的又一大污点。而在他病逝后,相继继位的两位皇帝宪宗和孝宗,真可谓是一个个不折不扣、无所作为的懦夫……

第4部第四部《粉饰太平》:从嘉靖即位、议礼之争开始。嘉靖皇帝借议礼之争清除了一批前朝旧臣,总揽大权。此后他的生活日渐腐化,一心想得道成仙,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奸相严嵩因此得以长期把持大权。同时大明财政空虚,兵备废弛,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

第5部第五部《帝国飘摇》:这部书共分两大部分,一为内争,一为外战。内争写严嵩倒台后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各施手段,你方唱罢我登场。三人都是实干家,都为中兴朝廷呕心沥血;同样又都是阴谋家,铲除异己心狠手辣。而这两者均以张居正为最:改革遗惠万民,荼毒殃及门生。外战亦即援朝抗日战争,场面波澜壮阔,运筹神鬼莫测,更塑造了李如松、李舜臣、邓子龙等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形象。

虽然一样是说史,但当年明月用的笔法,却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笔法。而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欲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那些事件更是跌宕起伏,叫人读来欲罢不能。

第六部《日落西山》:第6部主要讲述了晚明由“三大案”引发的党争,魏忠贤兴起及袁崇焕之奋战。自张居正去世后,便无人敢管万历,为争国本、查妖书、打闷棍,他与大臣展开拉锯战,三十年不上朝。东林党却因此发展壮大,为把持朝政,与齐、楚、浙三党明争暗斗,借国本之争,扶持明光、熹宗二帝即位,成功掌握政权。魏忠贤以平民出身,利用熹宗昏庸,又傍上皇帝乳母客氏,与东林党展开对决。在外,援朝抗日战争后,明防御线转至辽东。没落贵族之后李成梁打蒙古、灭女真,成为一代枭雄,却养虎为患,努尔哈赤借机兴起,统一后金。为抗金、守城、夺失地,在帝师孙承宗的带领下,袁崇焕从一介文人成长为边疆大将,坚守孤城,最终击败努尔哈赤。

不知不觉到了第七部了,第7部也是大结局,《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是对这样一段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引人思索: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后金势力崛起,经过努尔哈赤的经营,势力急剧壮大。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袁崇焕就在这一时期迈上了历史的舞台。本文作者告诉我们,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在历史上不过是个二流角色。为什么这样评价?因为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是远远不够的,在这背后,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关于袁崇焕的死因,更是与我们之前知道的历史大不一样:一场与他无关的争权夺利,把他送上了死刑台。大明的动乱此时才不过刚刚开始,随后陕西等地爆发了各路义军。也许你知道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但你知道“薛仁贵”、“曹操”和“刘备”也到明末来了么?这绝对不是穿越小说里的场景。而你又知道竟然有义军队伍叫“逼上路”、“鞋底光”、“一块云”,甚至“三只手”这样的名字吗?作者当年明月一如既往地用诙谐的笔调,告诉你历史的真相,以及纠缠在历史背后那些汹涌澎湃的暗流。

这部书说完啦,还是那句话,“该书语言流畅,时不时调侃一下,真可谓轻轻松松读历史,舒舒服服品古人。”

你们说《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是不是一本实实在在、不折不扣的好书呢?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5

高中之前,于学习上而言,我是个妥妥的王者,包括作文;高中之后,多年无“进项”,吃过去的底子,文笔词藻一年不胜一年,甚至写篇文章都找不到中心,无逻辑,乱七八糟。归根结底可能是,没活明白,没想明白。

《明朝那些事儿》是我许多许多许多年来认认真真阅读的第一套稍有深度稍有营养的课外书。非常喜欢书籍,非常喜欢囤书,也非常喜欢看书的感觉。但是沉下身看书的动作,完成的过于艰难。静不下心,沉不下心,闭不上嘴。

“归功”于这么多年脑袋中的“空空如也”,想写篇读后感都感觉分外艰难,无从下手。2019年10月1日开始阅读,至2019年10月23日,完成我的《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次阅读,到今天,也就是2019年11月6日才提起笔,想试着写下三言两语,是学习,是锻炼,是思考总结,也是成长。

说实在的,读完这九本,我脑子里并没有许多东西。或者更确切点,我应该这么说,读完这九部,我所得的,脑子里理不出来,嘴巴说不出来,文字写不出来。大概,就只是有坐下来态度端正的读了那么厚的九本书罢了,还颇为自得呢。

且尝试着说点比较有感触,记忆比较深刻的二三话吧。

命运。或者说是气数。大厦欲起,四方来助;大厦将倾,八方来推。这两个词,我更愿意用一个不大恰当的词语来理解:大势所趋。无论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是明末皇帝朱由检,他们的处境、结局,都是“大势所趋”。成与败,是与否,也许那天的风、那天的云彩都来出力了呢。一命二运三风水,你信吗?我想说,命是由实力与运气组成。实力万万不能少,运气也必不可缺。实力与运气的关系就像努力与天赋的关系。后者是突破天花板的绝对力量,但是没有前者,你连天花板都到达不了。总而言之,运气不好,命不好,才更需要努力啊,不然你永远无法逃脱泥沼,见得阳光。你身之所在,即为你眼中之世界。在心中还尚存希望,尚有期盼的时候,请试着努力去看看另外的世界。

好人与坏人。《断背山》导演李安说,“人不能用男女、阴阳,这样百分之五十和百分之五十来分类,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很多元素在里面,都有不一样的成分,不是那么可以简化、固事化的。”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没有什么所谓纯粹的好人与坏人。都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是的,于谦们、杨涟们是有气节有骨气有坚守为他人的好人,也确实不怎么长命。他们的一生太苦太难。迟到的正义只是真相而已。值吗?历史告诉我们,值得。但是你们呢?苦吗?可能已经永远沉睡在地下的他们觉得心满意足,得偿所愿,死得其所。想不明白,一个人的身体里得有多少力量,迸发多少激情,才可与世界为敌。坚守本心,终其一生,哪怕明知没有未来,哪怕深知将不得好死。是的,历史留下证据,告诉我们魏忠贤是个怎样的人,他声名狼藉,臭了这么多年,并极有可能永远臭下去。但你不能否认,当年,于他的那个时间、那个年代,他爽到了啊,并且以渣为荣,不觉得自己有错、错在何处。人之初性本恶没有一点毛病。若不是打娘胎里生下来,被教以法律,说以道德,说能束缚自己七情六欲我想爽的心情?最后,提一嘴这九部书中就我目前的浅薄认知而言最喜欢的人,张居正,一个干实事的有才能的作风有问题的人。以恶法留己身干实事。你眼中的善也许就是他人眼中的恶,立场不同,善恶不同。

最后,说一说成功吧。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就是成功。于谦是,杨涟是,杨涟是,张居正是,魏忠贤是,黑衣宰相也是。被成长修正过的喜欢也是喜欢。

好了,就说这么多了。希望下一个读后感会有所进步。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名人秩事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800字高中生5篇

悲惨世界》读后感800字5篇

观后感800字读后感高中5篇

论语选读读后感800字范文

围城读后感800字5篇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800字以上参考

聊斋读后感800字大学

俗世奇人800字读后感精选5篇

匡超人读后感800字

35705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