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观后感以及影评精选800字【五篇】

关键词: 《,南方车站的聚会,》
景清10 分享 时间:

  《南方车站的聚会》将故事背景设定在武汉,在这个被称为“四大火炉”之一的城市,胡歌饰演的盗车贼周泽农在于对手团伙的火拼中意外枪杀了一名警察,警察为周泽农开出了悬赏30万元的价码。而关于观看《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的观后感以及影评,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影评【1】

  这部犯罪题材剧情片的背景是在南方某城市,胡歌饰演的逃犯周泽农被卷入充满罪与罚的“人生聚会”之中。影片入围了今年戛纳电影节,是唯一一部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片。

  导演刁亦男说过请胡歌出演的原因,是他在一个杂志上看到胡歌的照片,一下就被击中了。“胡歌的脸后面有很多故事,而且那张照片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胡歌,一个非常叛逆和不羁的胡歌。”

  可以说刁亦男挖掘了胡歌身上更多的潜力,而胡歌本身也非常具有勇气地接受了挑战,敢于打破自己固有形象。

  提起胡歌,一定要加上BGM和“陌上谁家年少”的青春滤镜。

  2005年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胡歌刚一毕业就有机会参演了仙侠剧《仙剑奇侠传》,成功塑造“李逍遥”一角后这位笑容腼腆又乖张的青春男孩儿横空出世。创造了轰动一时的“仙剑热”,同时也将自己推上青年男演员的前列。

  那时候胡歌有多火,这么说吧,除了小时候街头巷尾全部播放着《还珠格格》之外,真正引发身边同龄人探讨的,就是那一年的“仙剑”和胡歌。

  在仙侠剧、穿越剧尚未褪去热潮之前,胡歌先人一步,凭借《伪装者》《琅琊榜》一系列口碑作品打磨成实力派演员。再到这部《南方车站的聚会》,大银幕的首战告捷,他的整个演绎生涯兢兢业业,一次次为影迷和观众交上了成绩优异的作品答卷。

  这部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是非常标准的黑色类型片,融入了导演刁亦男非常强烈的个人风格。在视听语言和光影效果上耐人寻味,精致考究。突破国产类型片和国际电影节两大语境不能共存的国产电影的瓶颈。片中力求能够呈现一幅当代社会边缘人物的全息图景,同时这种庞杂的电影景观也是国内影片所缺乏的。观影体验非常强烈,有一种全景式的浸入感,城中村的驳杂与凌乱,配合着灰色人群的躁动与生猛,加上突如其来的暴力与破碎斑驳的光影,是难得难见的影像标本。

  整部片子看下来,所有的光影都符合黑色电影这一主题,全片各种对影子的使用,被阴影覆盖的城市,被阴影覆盖住的男人坚毅的目光,导演用近乎执拗的视觉光影,为暴力着上一种特殊的人文关怀的脚注。用高度现实主义风格聚焦最为当下的,被命运追赶和驱逐的人与事。

  快节奏的叙事带来满满的信息量,剪辑风格也同样令人耳目一新。影片中胡歌饰演的周泽农虽然是因为意外成为了警方通缉的逃犯,但逃犯就是逃犯,在一次次东躲西藏和惊慌失措之间,精神上、心理上的变化与波动,比如情绪变化、情感表达以及对家人、周围人的所思所想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胡歌去揣摩与领悟的。

  车轮碾压之下,角色的挣扎与和组建令人唏嘘。镜头之下,胡歌饰演的周泽农拥有一种期翼的破碎的生猛色彩。

  胡歌一人横跨八九成的戏份,几乎从头到尾展现的都是他饰演的亡命徒四处斡旋和逃亡的动作线,硬汉形象真实可信。从出场到结局,胡歌一直保持着一种惊艳感,眼神颓丧内敛,又紧抓着观众的目光。尤其是动作戏拳拳到肉,招招干净利索,那种角色附加在他身上逃亡时的脆弱感又被镜头语言放大数倍,仿佛戴着镣铐起舞。周泽农这场向死而生的逃亡,足以证明胡歌未来可期。

  在选择了这部电影之后,胡歌开启学习模式静下心来只为角色服务。

  片中周泽农所说的武汉话,胡歌在此之前一点基础都没有。为了能够熟练掌握,开始每天不间断练习着,他和片场其他演员约定好跟他说话时只能讲武汉话,在高强度语言环境中练就一口地道的方言。

  有一场需要裸露上半身的戏份,他的整个上身肌肉线条完全符合周泽农那样一个混混的身份。拍的时候胡歌三天下来只喝了少许的咖啡,用脱水的方式保持戏里角色的状态和身材。这才有了周泽农这个人物在电影故事本身里的真实性和凶猛执拗。

  和对手演员桂纶镁的那场船戏,狭窄的空间下辗转腾挪都没有余地,胡歌既突破了银幕上的第一次情欲戏,同时也为桂纶镁带去了安全感和坚实的依靠。两个演员互相成就,才有了那场戏份中周泽农和刘爱爱之间的挣扎与抉择。

  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场戏,是在那场极致的暴力与浪漫中,骑着摩托车冒着大雨脸上全是流淌下来的血,胡歌半眯着一双眼,却在努力的继续往前骑行着,努力的想要看清着。这让影像中的周泽农像一只哀伤的动物,受伤后蛰伏下来,伺机而动。结尾慢镜头缓缓扫过,配乐由远及近响起。感动得想哭。既为片中的周泽农,也为那个曾经“劫后重生”的演员胡歌。

  整个故事线可以视作是周泽农对于他自己的人生救赎,将边缘人寻找尊严和生命存在意义的挣扎与挣脱借助周泽农这个人物呈现在大众面前,引出对于人性、人生的深层思考。而胡歌作为一名已近不惑的演员,无论曾经那个意气风发、鲜衣怒马的少年离开我们多远,他凭借着周泽农这个人物的所有,同时也打破了观众和影迷对于他昔日梦幻的固有形象,用足够生猛的完美诠释,再次荣誉回归。

  《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影评【2】

  

  《南方车站的聚会》应是国内近几年最精致的一部电影,其最精致的部分在于对空间与场景的充分构思与想象。从场景与空间的构思、黑色美学的呈现以及电影调性的把控三方面而言,《南方车站的聚会》并不逊于刁亦男的前作《白日焰火》,延续黑色电影的探讨,并在几个要点中获得突破。

  场景与空间的构思是《南方车站的聚会》最具突破性的一个角度,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三不管的环湖城乡结合部,极尽混杂与破败。从城市人文规划的角度而言,这种地带根本谈不上社会场景,而大量现成的社会场景往往是大多数电影“拿来主义”的库房。把这样一个谈不上完整的场景空间玩出花样来,其实需要大量精细的布景及调度设计,从这些工作而言,《南方车站的聚会》的精细达到了近年华语的新高。大量破败巷子、围楼、动物园、公路、工厂、市集、餐馆、车站、荒地、野湖构成了野鹅湖的主要场景,如果只是纯粹“拿来主义”的使用,电影给人的精细感会大打折扣,在细心置景基础,电影在调度上的充分构思方才塑造了整体风格:荒诞中的生猛。

  在调度上《南方车站的聚会》让我喜爱的是这四点:首先最基础的是充分利用及制造场景的空间感及明暗光线来映衬氛围,场景设置颇具想象力;其次是运镜时在独立且混乱的破败场景中寻找贯通感,这与梳理电影人际关系有种对应;三是车辆与群演的走位安排来体现混杂性、营造持续的危机感,挑逗观众;最后是略微夸张的环境光色调,这种光调是缺乏城市公共照明的城乡结合部的自然霓虹灯照明,在电影中不分场合大量使用这种布光,映照出某种微妙的统一性,与电影整体基调契合。

  因为场景与空间上的某些特征,听到有许多批判消费国情、符号堆砌的声音。个人感觉不加思考的新闻片式堆砌可以谈得上消费,但若充分构思、纳入整体美学及叙事考虑,加以想象及发挥,其实是脱离社会符号意义的现实再创作,作为独立的艺术素材。

  黑色电影美学与电影调性可以放在一起讨论,这两者受创作者的经验影响比较大,感知与想象大于理解。从枪战、打斗等暴力场景呈现,影片中的暴力美学利落且充满想象力。调性与节奏上而言,电影基调的奠定的稍感慢了一些,但不影响整体呈现,影片放大了环境音(特别强调摩托车声,城乡结合部的声学符号)对情绪的挑逗。音乐相对则比较收敛,唯一用的比较重的是广场舞中的那首Rasputin,荒诞中带着点癫狂生猛的感官意志,其实那曲子便有奠定电影整体调性之意。

  演绎上,几位主要角色的个人气质实在太强,略出戏于所设之环境,剧作在人物塑造上的简练其实也并未赋予演员很大的演绎突破空间。该片各方面主要还是服务于风格化的表现,并在视听语言上获得了酣畅且精致的呈现。

  《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影评【3】

  《南方车站的聚会》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胡歌的电影主演处女作算是让他在大荧幕上立住了。

  之前看到一些网上的评论后,以为这部影片是像《罗曼蒂克消亡史》那样刻意造作至极,为了制造风格而不管故事不求真实的所谓文艺片。

  看完发现彻底错了,这部影片非常接地气,而且有故事,有美感,可称得上是在烂泥一般的底层土壤里开出的美学鲜花一样的好片。

  故事讲的是胡歌饰演的偷车团伙小头目周泽农与另一个小头目因为抢地盘发生争执,被算计后仓皇逃跑时并误杀警察,进而被通缉的故事。

18238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