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纪录片《英雄儿女》观后感五篇(2)
推荐文章
“敢战方能言和”
面对当年霸权肆虐的世界,要想赢得和平生存和平发展的环境,敢战方能言和,和平的愿望未必能带来和平,展现你维护和平的力量才能争取真正的和平。对于掌控着国际话语权的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交汇恰恰是交手过招之后的成果!
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史上,只有新中国,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拒外来威胁于国门之外,遏侵略凶焰于初临之时;只有新中国,第一次基本依靠自己的力量,卓有成效地维护了我们和平生存、和平建设与和平发展的权利;只有新中国,第一次出色地履行了对盟友乃至对世界和平的国际主义义务,鲜明地向朋友,向敌人,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真真切切的现实存在:言必信,行必果;不抛弃,不放弃;敢承受,能担当!而以世界头号强国为首的列强们,也正是通过这场战争的较量和交往,开始真正听懂了他们曾经听不懂的铿锵之声:
“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
“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
世界头号强国同样也得到了“第一次”的体验——第一次“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画押;第一次面对战争结局享受“失望的痛苦”;第一次面对把企图削弱的对手给打强大了的尴尬处境;第一次在一个站起来的东方民族面前垂下了高傲的头……
新中国走向世界的真正起点,其实正是始于这场伟大的战争!
评析事实更需要依据事实的逻辑,何况事实本身的逻辑就已经非常雄辩。对中国人民而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二字,那就是真真切切无可置疑的铁的事实!诚然,因力量悬殊战争残酷,新生的共和国为这场当时最现代化的立体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战争历时近三年,数十万优秀儿女或捐躯、或伤残、或失踪;本可以用于恢复国民经济、从事国家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被大量牵制和消耗;国际交流交住也因战后受到的经济封锁而受到了诸多不利影响;国家统一的进程因此而延缓……然而,中国人民以铁的意志血的牺牲换取了伟大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伊始,战线在鸭绿江边;战罢议和,战线在“三八线”上。一战扬威,稳定家国半世纪;百年雪耻,震慑对手数十年。这是自近代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在一场当时最具现代水平的大规模高强度国际局部战争担任主角并赢得胜利。这类似于一个轻量级的业余拳手痛殴一个重量级的职业拳王,虽未将其击倒却也让其身上平添了几道伤痕,致使对手在面对把企图削弱的新中国给打强大了的尴尬,也不得不发出“这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这样无可奈何的嗟叹……
留下宝贵财富和精神遗产
中国人民在取得战争胜利的同时,也赢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虽然战争牵制和消耗了对新中国来说至为宝贵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因革命胜利而获得了巨大身心解放的中国人民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革命战争在付出巨大牺牲的同时,也荡涤了旧世界的污泥浊水,使这个曾经“一盘散沙”的民族焕发了空前的热情,展现出空前的团结。新中国的人民军队在跨出国门迎击头号强国的同时,在国内消灭了贻害荼毒人民上百年的匪患,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进军西藏而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统一的壮举。新中国在建国之初几乎在同时对外对内的这两次用兵,也与当年敌寇深入却仍然高喊“攘外必先安内”的国民党政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更为广泛深入地成为了海内外众多炎黄子孙的共识。
这场反侵略战争还促进了新中国国防建设的起步与发展,一支农民群众为主的军队在战争中更深刻地认识了敌人也更深刻地认识了自己。正是在这场战争中取得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这支军队迈开了向现代化进军的步伐,一个百年来有国无防的国家从此开始有了足以使任何强大的外敌望而却步的国防力量。
中国从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从真正意义上开始履行一个主权国家的神圣使命:巩固国防、遏止侵略,给人民一个长远和平与生息的环境。
中国从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走上世界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的100多年中,中国的对外交往,只有屈辱、失地、赔款;抗美援朝之战,使中国这个历尽忧患的巨人站起来了,从此奠定了中国平等互利、对外开放的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和精神遗产,一切站在狭隘和媚外立场上的嘤嘤之声都无法诋毁这场伟大的胜利所烛照后人的不朽光芒。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人,我们应该能够掂量得出这些宝贵遗产的分量。珍视这笔遗产,传承这笔遗产,光大这笔遗产,是我们不可推卸必须担待的神圣义务。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万岁!□
抗美援朝纪录片《英雄儿女》观后感4
因为10月14号是抗美援朝中上甘岭战役开始的68周年,所以这几天在网上特地读了许多关于上甘岭战役的文章。每次读到这类题材的文章的时候,都会热泪盈眶。
记得我爸爸有一个他非常喜欢的碟子,是那种黑白版的电影,名字叫做《上甘岭》,他的这个宝贝碟子,是不允许我们随便看到。
当初家里刚买vcd的时候,爸爸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到了一个宝贝,就是一张碟子。那时候可能是因为我们都还小的缘故,所以,我和弟弟宁愿偷偷花钱去外边租成龙或者周星驰的影碟,也不愿意看爸爸让我们看的电影。记得我和弟弟不愿意陪我爸爸一起看他喜欢的电影《上甘岭》的时候,爸爸的表情都是特别失落。
虽然我和弟弟很喜欢听我爸爸给我们讲一些关于抗美援朝的故事,因为爸爸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眼睛里都会发光,他尤其是当他说到,他的叔叔也参加了那场震惊世界的战役上甘岭战役的时候,爸爸都是一种特别的表情。爸爸常说,作为一个军人,可以在战场上为国捐躯,那是一种无上的光荣。
只是可惜的是,我的这位堂爷爷牺牲在了上甘岭战役中,这大概也是我爷爷最痛苦的事情了。因为当年爷爷和堂爷爷一起去朝鲜参加抗美援朝,只是最后只有爷爷一个人回到了老家。
我想,关于抗美援朝的故事,应该是我爷爷告诉我爸爸的,而让我爷爷一直的心疼应该是我的堂爷爷牺牲在了上甘岭的战役中。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爸爸才会特别钟情那部他看了上百遍的电影《上甘岭》。只是当初年少时我和弟弟可能不是特别理解爸爸的心情。
关于上甘岭战役的惨烈情况,在许多纪录片中也看到过,实在是佩服中国军人的那种钢铁般的信念。在美军的飞机狂轰滥炸中,中国的军人真的是创造了战争时上的一个奇迹。因为当时后备支援的不足,被困在山上的中国军人都没有任何水源可以饮用。所以,即便是空投到了山上的饼干,战士们一吃都会被饼干磨出血泡。更有甚至,舔着墙上潮湿的墙壁来缓解几天没有任何饮用水的困难,所以还有战士饮用自己的尿液。每次听到老兵讲述上甘岭战役的惨烈的情况的时候,我总是会泪流不止。我大概也理解了爸爸为什么在我和弟弟小的时候,一直让我们陪他看电影《上甘岭》的意义了。
如今的繁华盛世,我想远在天堂的爷爷们应该都看到了吧!当年正是因为有他们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的付出,才有了今天的和平幸福的生活。
随着我爸爸年龄越来越大,被他一直珍惜的影碟早就已经滑的看不了了,可是爸爸仍然把这个影碟是为珍宝地存放起来。我想,关于这份感情,可能是我爸爸心中最重要的事情吧!
所以,每次读到有关上甘岭战役文章的时候,我总是会热泪盈眶。
抗美援朝纪录片《英雄儿女》观后感5
提到抗美援朝的意义,你得知道抗美援朝的动机,这一仗究竟是必须得打,还是可打可不打。不明白这份动机,那么它的意义也就无从谈起。而现在的中国人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美军逼近东北,中国就出兵了呢?那是因为现在的我们无法直观的感受到那时的东北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当年蒋介石为了保存实力把东北军撤回关内,让出整个东北当做缓冲区。这招其实现在也可以用,但在1950年的新中国却绝对不行。至于东北在建国初期多牛,网上有很多资料,我就不再赘述了,有的说全国工业产值东北占85%,台湾占10%,有的说日本统治时期东北的工业盖过日本本土。
总而言之,建国初期的东北就是新中国手里唯一一篮子鸡蛋,相当于现在韩国的首尔,日本的东京,中国的北上广深捏一块,这如果打碎了都没有第二个篮子。所以美国人把炸弹扔到鸭绿江,就好比如果金三胖把炮弹扔到首尔韩国人就绝不可能还坐得住,所以中国奋起反击了。至于美国有没有心觊觎咱东北那点家当,他们绝口不提我们也猜不到,但你把手放到人家姑娘的内裤上还说没有非分之想,至于你信不信,反正那会的新中国是没信。
所以这一仗中国打得很坚决,而且是拼了命在打。绝不是可打可不打,或者先打打看,输赢都无所谓。而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动一切力量在跟全球最先进的工业大国拼命。新中国为了守住东北这一篮子鸡蛋拼命也不只是这一次,多年以后还为此跟另一个超级大国动过刀子。
我们不知道输了会怎样,仅仅是因为我们赢了。你若非得假设输了会怎样,可以去翻翻1840年至1945年的历史,那段时间中国一直在输。什么叫丧权辱国,什么叫任人宰割,输了会怎样中国人比谁都了解。
所以说朝鲜战争的重要意义,就是中国人打赢了一场卫国战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很多人都忘记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保的是我们自己的家,卫的是我们自己的国。
抗美援朝纪录片《英雄儿女》观后感五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