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的观后感正面意义范文

关键词: 芳华,芳华观后感,芳华观后心得
涵樱0 分享 时间:

《芳华》无论质量上如何评判,都能感受到冯、严二人对于文工团时代的留恋,以及想要努力把这个故事讲得饱满真挚的诚意,从这个角度来说,《芳华》是2017华语片中值得尊重与细细品味的电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芳华观后感,欢迎查阅!

芳华观后感1

看得出来,《芳华》是有情怀的,是导演和编剧对自己已经逝去的青春岁月的一次致敬,拍得既美又实在,是近些年来青春怀旧类题材电影的佼佼者。

电影里塑造得最好的人物是刘峰,他比活在我们80后记忆中的雷锋更立体可感——因为他也会情不自禁地抱紧自己喜欢的女孩,并且有一个凄惨的结局。

我从不怀疑雷锋这个人物存在的真实性,他真的影响了很多人,我们的父辈中涌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活雷锋,他们那一代人特别有信仰有操守。但操守归操守,生活归生活。

我们国家向来是不乏惩恶扬善的声音的,我小时候看冯梦龙的“三言”,满纸的善恶报应,因果循环,甚至有此生善恶来生报应,以及人力不逮,神灵代为报应的,看得人如六月天喝冰汽水,畅快淋漓!后来看《唐传奇》、《聊斋志异》,也仍没有摆脱善恶报应的框架。古代作家在文字虚构的世界里做了一回上帝,把一出又一出的人间悲剧消解于无形之中。

幸好,严歌苓不愿做上帝,她冷酷无情地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雷锋”(刘峰)的一生。

将“善良”这一德行歌颂到极致,真的好吗?

老子说过,上善若水,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但是水也会生气,会酿成洪涝灾害,会冲垮堤坝,会卷走房屋,会淹死生命。水,从来就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它有的是性格和脾气。

而刘峰呢!他为所有人服务,不带私心杂念,他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我能理解他做的很多好事:吃饺子皮、抓猪、给战友大包小包带东西、做何小萍的舞伴以及给战友做沙发。但我不能理解他为什么主动放弃上大学,把机会让给别人。组织上照顾他,是因为他人好,更是因为他在抗洪抢险中腰受了伤,这是一种合情合理的补偿。然而他放弃了,多么不可思议啊!他一下子由人升级为神,因为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就在这个时候,他一把抱住了漂亮女孩林丁丁,不仅林丁丁接受不了——神怎么能有男女之情?而且撞破这件事的路人甲和路人乙也接受不了——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有人腐蚀活雷锋,而不是刘峰喜欢林丁丁。刘峰无意中把自己神化了,一旦登上神坛,就只能接受大家的崇拜和仰视,便不能拥有普通人的欲望和生活。就连何小萍,也不敢跟刘峰表白爱情,她自觉凡夫俗子,配不上神。

《芳华》里到处是爱情的萌动,林丁丁不是小白兔,而是老司机。有男战友喂她吃橘子罐头,趁机亲了一下脸,也没见她拒绝。郝淑雯说,吴干事和张医生都抱过林丁丁,林也不曾惊慌失措过。她只是无法想象,刘峰也会有七情六欲,其他人也无法想象,刘峰有七情六欲。

所以刘峰被诬告、被打倒、被放逐,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人可以犯错,神却不可以,一旦犯了,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就像地震发生了,人们可以纷纷逃命,但教师不可以先于学生撤退,医生不能先于病人撤退,军人不能先于群众撤退,这就是道德包袱。刘峰一贯的善良使得自己背了一身的道德包袱,最后,连前程和爱情都没有了。

我觉得刘峰是个悲剧,但不是时代的悲剧,也不是林丁丁的诬告,是他把自己当成了太阳,光热无穷,一味奉献,他以平凡的肉身承担起了神的使命。在严歌苓的小说里,刘峰的下场更为悲惨,连开追悼会都要赶时间,好给下一个腾场子。

所以,物无美恶,过则成灾。

芳华观后感2

“芳”是芬芳、气味,“华”是缤纷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气息,很符合记忆中美的印象。

一部电影,一个时代,无数人的青春年华,影片从“活雷锋”刘峰带着乡下来的女文艺兵何小萍进入文工团开始讲起,由此引开了大时代背景下的一幕幕悲欢离合,顺着电影情节代入,发现本片泪点颇多

泪点一:何小萍被误解撒谎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了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生存,所以看到大家群起而攻之时,不免对于弱者产生同情之心.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弱者呢?

泪点二:何小萍得知父亲死后的表现,并没有像预想的歇斯底里,而是表现的极其压抑和内敛,反而是这种压抑更让人心里产生对主人公命途多舛的悲哀

泪点三:刘峰被自己一直深爱着的的林丁丁陷害发配到伐木连之时,曾经被他帮助过的人一个也没有来送他,唯独最被人瞧不起的何小萍来看他,一个始终不被人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这一段体现出人性的善良,皆有墙倒众人推的演绎,表达出了冯导对于人性之恶的完美诠释

泪点四:战争中,被烧的面目全非的的17岁小兵在临终前对何小萍说:为了当兵自己隐瞒了年龄,实际自己是要小一点的,还问小萍有没有对象,在还没有得到答案的时候去突然被炸落的房顶压塌,作为同龄人的我们,看到生命如此脆弱,不禁泪洒眼眶.,而此时的影院里已经依稀听到有抽泣的声音

泪点五:刘峰幸存,小萍成疯,再次医院见面之时,看到主人公最后没有死于战火之中却被自己人摧残了心智变成疯子的时候,呵呵,这恐怕就是天大的笑话吧,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了出来

泪点六:文工团解散慰问小萍所在医院演出,被逼疯的小萍听到舞蹈伴奏音乐是突然站起身来走到草地上随歌起舞,那一刻,很美很动人!

泪点七:文工团解散,战友们抱团痛哭,女二号萧穗子得知在即闺蜜已经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就悄悄把塞给心上人的情书拿回来并且撕碎洒向空中的时候,相信那一刻,撕碎的不只是一封信,还有穗子那一颗柔软的心吧

泪点八:电影结尾,刘峰和小萍相依在长椅上,最终走到一起,让人终于眼眶一热

原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芳华落尽,真爱归来

芳华观后感3

在看这部影片以前,我对《芳华》的印象只来自于他人的推荐,只知这似乎是一个讲舞蹈的片子,据说十分好看。但在看完了以后,我觉得它虽确实精彩,却太过于压抑、沉重。这种压抑和沉重来源于对美好的幻想破灭后过于残酷的现实。

作为男主角和女主角的刘峰和何小萍是其中悲剧色彩最浓厚的两个人物,虽有一个算是美好的结局,却也掩盖不了他们身心遭受过的创伤,那伤痕是永久的,只是在时间的流逝下被渐渐淡忘了。

刘峰是一个“活雪锋”般的人物,善良的他一直为文工团干着别人所不愿干的事,却被他喜欢多年的女孩——林丁丁当作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因而对于他的喜欢感到幻灭、惊惧甚至恶心,还说他耍流氓,导致他被下放。但由我看来,他是其中生活气息最浓的人物,他因善良做了那些脏活,比起文工团内只知排练,谈天说地的人要有烟火气许多,所谓的“不食人间烟火”只不过是他太过正直,而让人沉得他与情情爱爱搭不上边而已,而那是他怕影响林丁丁而压抑自己情感的结果。再后来他为救他人失去了右手,在海口干活时被联防局讹了,他一位残疾战士却遭受到这样的对待,这种恃强凌弱的行为在我们所不知道的地方又有多少呢?

何小萍则是一个为人所鄙视的角色,从一开始便被文工团的人说是身上有味,直到她离开文工团。她为了给多年未见的父亲拍一张自己穿军装的照片,她就拿了别人的军装,去照相馆拍了一张后立刻还了回去,也许是自卑让她不敢开口向别作s借,却被那些自认为高人一等的女子说她偷东西,其实事情不大,却被她们搞得令她无比难堪。而“假胸事件”却让她又一次更加难堪,她可能只是因为买不起那种内衣,而自己做了一个,便被认为她是想做成假胸,对于一个女子来说,这是多大的屈辱。而刘峰的走,更是成为她对文工团彻底寒心的导火线,让她认清了现实,不再幻想,不再奢望。因而她逃避演出,被政委误解,退了她。那时她的笑是解脱、是黯然,也是不舍。她在成为战地护士后立功,却因此疯了,在去看文工团表演时,她的手随着音乐摆动,走出场地,在一片草地上翩翩起舞,她的脸上漾着笑,安静而又快乐。在最后她所奢求也不过是唯一对她好的刘峰的一个拥抱,令人心酸。

34954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