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的观后感范文
《芳华》值得肯定的有演员们的表演,黄轩、苗苗、钟楚曦等人对于大银幕来说,还是处于新人阶段,这样的选择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会成为流量明星当道的大环境中的一股清流,定会带给观众眼前一亮之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芳华观后感,欢迎查阅!
芳华观后感1
天下雨,没有上工!难得偷的半日去看一下芳华这部电影!好久没写东西了,当年写作文也是拿手的事,现在居然不知道怎么下笔了,看来还的多写多看。
芳华的背景是70年代的爱情故事,以刘峰,何小萍以及林丁丁三人为主线,文工团为背景,阐述了那个时代的芳华,青春永逝,蓦然回首,却又黯然神伤。
电影中寄人篱下的何小萍通过自己的努力,加入了文工团,以为离开她之前那个伤心的家,能加入到温馨的大家庭中,但是她错了,依然过着让人唾弃和欺辱的生活!唯一给他温暖的就是电影中的主人公刘峰!刘峰是一个活雷锋,对每一个都很热情,领导也很赏识他!但是刘峰暗恋着文工团的林丁丁,在一次偶然机会中,刘峰表达了自己的情愫,却让自己人生走上了不同的方向!最后刘峰和何小萍由于种种原因都走上对_场!故事结束也还算圆满,刘峰最终和何小萍走到了一起,两人相濡以沫一直到终老。
当刘峰退伍专业后,维持生计的车子被扣后,他去联防办想要拿回车子,由于没钱交罚款,被推在地上,假手脱落在身边时,当他的战友眼睛含着泪咆哮着喊着:“____,你们就这样的对待抗越英雄的嘛”眼泪瞬时止不住的留下来了!我们的英雄为了生活而苟且,而这些狗日的仗着自己的身份,随意的践踏他人的生活,这是多么让人气愤的画面。
电影中既有70年底人民思想单纯,也有人性扭曲阴暗的一面!当刘峰表达自己对林丁丁的情愫时,拥抱着林丁丁的后,却被保卫部门诱导耍流氓后,被迫去砍伐连队时,却没有一个站出来为他说话,只有何小萍大声说出来,刘峰,明天你离开,我送你!这是对他们人性的对抗,也是为自己而呐喊,为自己而抗争。
生活中,种种人,种种人生!但是我们对人性的思考还在延续!人人都在学雷锋,人人都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其实大部分都是喊着口号,人云亦云罢了!当真的有人这样做的时候,反而被当成了异类!时代的局限性,让人们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人生短短数十年,做好自己能做好的每一件事,保护好家人,就是人生的赢家!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没有遗憾没有悔恨,足矣!一百个人看完芳华,就有一百芳华的诠释!无私才是最大的自私,愿你我用生命诠释属于自己的芳华。
芳华观后感2
星光璀璨的平安夜,我们如期至影院。一幕《芳华》,不负盛名,催人泪下。
他,是任劳任怨的刘峰,不辞辛劳好比雷锋再世;她,是卑微单纯的何小萍,渴望光明能得赞美呵护。同处于军营的文工团中,他将上大学进修的机会拱手相让,追求爱情却被诬告成猥琐,被调至烽火连天的前线;她亲眼目睹人情冷漠,心寒三尺,拒不演出,同样被罚至野战医院;他浴血奋战动脉贯穿,终成残疾;她,救死扶伤满目疮痍,精神重创。还有萧穗子、郝淑雯等将青春献予了文工团的少男少女们,执着地坚守着一片纯情,大多却在时光的冰冷下消磨殆尽……
这似乎是那个时代的悲歌。政府的有意无意的疏忽,使那些如刘峰、如何小萍般的退伍军人于寒风中流落街头,百受欺凌着相依为命;人情的冷若冰霜的漠然,令那些脱口而出的稚嫩的告白惨遭杀戮,只等时光的烟粒来抚平伤口。我们叹息着,看刘峰与何小萍相依相靠,在逐渐黯淡的荧幕中褪去……
“他们没有结婚,没有子女,却是我们中最满足的人。”电影之末的这句话,令我有些疑惑,可思索片刻后,却是释然。或许,当他们回忆起从前的刀光剑影、鲜血横流、艰难险阻,甚至会有些许怀恋吧!这场芳华悲剧,使他们年纪轻轻便饱经风霜,遍尝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他们的不辞劳苦、救死扶伤,换来的是现实的刻刀下残缺的芳华。但却更令人意识到,正是他们一代代人的飞蛾扑火般的信念,对人性光辉的追求与向往,才磨钝了现实这把残酷无情的刀!他们无畏地踏上的,是锐利的闪着寒光的刀尖;而如今刀已钝了甚多,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心怀善良,不心怀希望?
记住芳华,是记住他们对光明的向往,是记住他们对真、善、美的渴望,也是将对他们青春芳华的缅怀化为自身向前的勇气。也许现实会将我们磨灭,也许冷漠会将我们凝结。可那又何妨?
“天空不曾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个平安夜,为我回放着曾经的人们的艰苦卓绝,也令我逐渐明白,青春,本就是一首悲歌,你拼命地努力着飞向蓝天,但现实的小手却将你留下的痕迹拂得一干二净。但你知道,在这片时代的天空中,你曾燃烧着生命之火,奋勇翱翔。
即使满身是伤,这青春芳华,也不会是留白一场。
芳华观后感3
《芳华》展现的,是一种时代情怀,我们认识了那个年代的青春特有的情感与命运。
影片开头曼妙的革命舞蹈,随处可见的领袖头像、红色旗帜,十分有年代韵味,让人们深深感受到那个年代热血青年的革命理想。
片中以第二主角萧穗子的视角来叙述整个故事,作为旁观者,无法得知其他人物内心的具体想法,却能将他们的悲欢看得一清二楚。
何小萍第一幕出现在火车站,第一次跟刘峰敬礼的时候,就让人感到,在这个富有生命力的年轻人身上,还隐隐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悲伤。这种悲伤,从刘峰报出的她的家庭身世可知,从她后来不自然的微笑中可知。她在家庭中是受尽了冷漠和耻辱的,虽然影片中没有具体展现,但我们不难想象。她不得不冻病自己以换来妈妈的一个拥抱,她是受尽了多少委屈啊!她是多么渴望被爱啊!
她无比地珍惜进入文工团的机会,可是在这里,她依旧不得不忍受战友们的嘲笑、鄙夷她的自卑和过度敏感。所以她刻苦练习,渴望能够被重视,然而副政委却连这个机会也不给。当年,她因优异的舞蹈成绩、不可多得的人才身份被带入文工团,而后却一直处在B角默默无闻的位置,这大概是一种讽刺吧。
在文工团,遭遇同样悲惨的,还有刘峰。他善良,在这个集体做尽了好事,被称作“活雷峰”,以至于让人们都认为“他做好事是理所当然的”。可因为一次“触摸”事件,他受尽冤屈,身份变得一文不值。他上了战场,成了独手英雄,但却不幸被埋没于时代末梢。
“一个始终不被善良对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只有小萍一人,为刘峰送别,只有她一人,敢于大声承认刘峰是个值得被珍重的人。她对这个集体寒了心,彻底地对它厌恶起来。她又做了军医,拯救无数病人成了英雄。她被人当作英雄。是怎样的一种渴望被关注与突如其来的荣誉的落差导致了她的精神错乱?
小萍穿着病服,在月下独舞的那段,尤为动人。那一刻,她的眼神不再混浊,她的嘴角再次扬起微笑,她是动人的。以这段独舞,来纪念她已逝的青春芳华。
那些文工团的男女们,心里曾经的神圣和光荣被时代的更迭所击溃,芳华在那一刻落幕。
所有人,都不可阻挡地,被时代潮流裹挟着散去了,各人的命运各不相同。
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这,是一部有情怀的电影。
芳华观后感4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旋律;我们作为80后,90后,没有生活在那样的大潮中,没有经历上山下乡,没有经历,没有经历战争;但那些电影里的老歌,一经唱起就让我们回想起那个大家讲思想,讲进步,讲觉悟的年代.那时全中国七成以上人的命运都没有握在自己的手里,而是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他们没有选择,只有服从.
回顾我们80后,90后,对工作的不满意,对生活的不满意各种抱怨,觉得老板对自己不好,或者压根儿找不到工作,混迹在街头巷尾,网上打游戏,看八卦.觉得社会主义不好,觉得周围的人,家人,朋友对自己不好.但是,却忽视了自己作为一个个体需要努力和付出的真正意义.忘记了自己只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忘记了自己的价值.因为没有生在历史的洪流中,无需挣扎,且想着现目前的社会上行通道受阻,人生意义缺失,然后得过且过,迷茫和坠落.
《芳华》那是个血气方刚的年代,而关于青春,关于爱,关于责任被真实的记录.那个叫刘峰的‘活雷峰’,最后成了整部电影里的痛,在文工团甘愿做最下等的工作,照顾好所有人,上战场宁守着死去的战友也不自救,革命情义之高远胜所有人,但是他的结局,断一条胳膊,贫穷、老婆和别人跑了,生活困难,最后与何小萍未结婚在一起,没有子孙后代,凄凉悲苦的过着残生.
